绯桃破萼李含胎,冉冉韶光入眼来。
两度花开人不见,百年人看花几回。
漫言徐氏供渲染,岂数陈家会剪裁。
春半东郊方待泽,栏边谁复命樽罍。

【注释】

绯桃:指桃花,粉红色的。李含胎:指李花含苞待放。冉冉:缓缓的样子。韶光:美好的时光。两度花开人不见:指春天里花开了两次,但人们却看不到。百年人看花几回:指一百年来有多少个春来到人间,人们又能见到几次花开花谢的景象。漫言:随意地说。徐氏:指唐代诗人徐凝。会剪裁:善于裁剪。陈家:指唐代诗人陈羽。栏边:指庭院栏杆旁边。

【赏析】

《对花有感》是唐末五代词人冯延巳的作品。此词以桃花、李花为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深刻体悟和忧思。

词的上片写花,借花喻人,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感。“绯桃破萼李含胎,冉冉韶光入眼来。”首句写桃花初绽,次句写李花含苞,都是写春天的景象,两句紧承首句而来,一语双关,既点出了季节,又写出了时令的特点,渲染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氛。“两度花开人不见”,“两度”,这里作动词用,指春天来了两次;“花开”即开化、开导的意思,这里作名词用。两句的意思是说春天到了两次,但人们却看不到。“百年人看花几回”,意思是说一百年来有多少个春天来到了人间,人们又能见到几次花开花谢的景象。这两句从“花开见”中生出新意,不仅写出了花开花落的循环,也暗指了自己一生仕途坎坷的经历。“漫言徐氏供渲染,岂数陈家会剪裁?”“徐家”即徐凝,是晚唐诗人。他写过一首题为《对雪赠友人》的五言古诗:“寒梅著花未?春雪乱舞飞。已见寒梅发,复知春雪时。白雪乱天地,苍茫云海间。北风吹北方,忧苦满空山。”陈家就是陈羽,是北宋前期的一位诗人。他的诗多咏山水田园,风格清新明快,语言简练质朴。“漫言”、“岂数”二句是说:我常听人说徐凝擅长绘画,能将美丽的景色渲染得十分美丽;但我又听说陈家的画工也十分高明,能把景物剪裁得恰到好处。“会剪裁”,是会裁剪之意,这里指画家的技艺高超,能够把景物剪裁得非常精致。作者在这里运用反衬的手法,把两者进行对比,突出了陈家的画工更胜一筹。“春半东郊方待泽,栏边谁复命樽罍?”“春半”是指春天过了一半,也就是阳历三月的时候,这时正是花开时节,也是农闲时节,农民开始从事农耕生活。“方待泽”是说农夫们正在等待春天播种、施肥、耕作等农事活动呢。“栏边”指的是院墙旁边,是古代士大夫宴饮赋诗之所。这句的意思是说,在春光明媚的正午时分,在庭院栏杆旁边,谁能再摆上酒席来宴饮赋诗呢?“栏边”,是说在春天的正午时分,在庭院栏杆旁边,谁会再来摆下酒席来宴饮赋诗呢?这句写的是春日宴游的情景,同时也暗示着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全词采用对比的手法,先写桃花与李花的美丽,再写春天的美好时光,然后写人看不见花儿开放,再写到自己一生仕途坎坷的经历。最后一句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之叹。

【译文】

绯红色的桃花初展嫩芽,粉红色的李花含苞待放。

桃花李花盛开时,人们却看不到它们开放;

一百年来多少个春天到人间,又有多少次看见花朵盛开?

我常常听人说徐凝的画作美如图画,但他毕竟只是画家而已;

我却听说陈家的画工更是精妙绝伦,他们能将景物剪裁得更加完美!

春天过了一半,东郊的人们还在等待着播种、施肥、耕地;

那么在院墙旁边,谁能再摆上酒席来宴饮赋诗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