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寺畅攀寻,归园又憩临。
因思动静趣,总契知仁心。
白水无终始,青山自古今。
回看定光塔,缥渺隔云林。

千尺雪

游寺畅攀寻,归园又憩临。

因思动静趣,总契知仁心。

白水无终始,青山自古今。

回看定光塔,缥渺隔云林。

注释:

  • 游寺畅攀寻:游览寺庙时,尽情地攀爬寻找。
  • 归园又憩临:回到自己的家园,又找个地方休息。
  • 因思动静趣:于是思考了动静之间的奥妙。
  • 总契知仁心:完全符合儒家的仁者之心。
  • 白水无终始:白色的水流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
  • 青山自古今:青山从古至今一直存在。
  • 回看定光塔,缥渺隔云林:回头看着定光塔,它被云雾笼罩,显得缥缈不定。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绘游历寺庙后返回家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文的感悟和思考。
    首句“游寺畅攀寻”描述了诗人在寺庙中畅快地爬山寻找的过程,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探索的执着。第二句“归园又憩临”则转入了对家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家的思念之情以及回归自然的平静感受。
    接下来的诗句“因思动静趣”,诗人进一步思考了动静之间的奥妙,这可能指的是自然景色的静动变化及其带来的美感或哲理启示。“总契知仁心”,这里的“总契”可以理解为对某种道理或理念的深刻理解与认同,而“知仁心”则是指诗人对儒家思想中仁爱之心的领悟。
    接下来的四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白水无终始”和“青山自古今”,分别描绘了清澈的水流和永恒的青山,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永恒不变之美的理解。最后两句“回看定光塔,缥缈隔云林”则通过观察定光塔在云雾中的模糊身影,反映了诗人对高远、神秘境界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整首诗以游历寺庙的经历作为引子,通过对比游山玩水与回家后的心境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高远意境的追求。同时,诗中还融入了对儒家思想的认同与赞赏,使得整首诗既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又富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