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树有高楼,见山与额留。
由来一合相,那问几经秋。
崖浪阶前叠,松涛窗外流。
如何僧绍后,不复觏潜修。
见山楼
出树有高楼,见山与额留。
由来一合相,那问几经秋。
崖浪阶前叠,松涛窗外流。
如何僧绍后,不复觏潜修。
注释:在高楼上可以看到远山。因为与山的头部相接触,所以它一直保留在那里。从古至今,人们总是将两者视为一体,哪里会去询问经历了多少个秋天呢?台阶前的悬崖和浪花堆积在一起,松涛声从窗外流淌进来。我感叹,如今再看不到陶渊明隐居后的风采了。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隐居期间。首联“出树有高楼,见山与额留”,写诗人居所之高,登楼而望,可以看见远处的群山。颔联“由来一合相,那问几经秋。”表达了诗人对于与自然的合一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认为自然万物都是一体的,无需过多地在意它们已经度过了多少个年头。颈联“崖浪阶前叠,松涛窗外流。”描绘了诗人居住的环境,崖上的水波如同波浪层层叠叠,窗外的松涛声音如同流水一般流淌,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居住环境的静谧与美丽。尾联“如何僧绍后,不复觏潜修。”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隐居后的风采的怀念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