茸长八叉老,蜕然去不留。
无从别麇麈,又几阅春秋。
形欲成芝朵,坚将变石头。
雅宜供架笔,毛颖本同游。
【注释】茸:指笔架的毛。蜕:脱皮。麋鹿:即麋,一种鹿。麈(zhì):鹿的一种,身上长有长毛。春秋:这里借代岁月。芝朵:灵芝。石头:笔架。雅宜:非常合适。同游:一起欣赏。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的是笔架。笔架是文房四宝之一的笔的支架,形状像鹿角,故名笔架。作者通过观察和想象写出了笔架的特点,表达了对文房四宝的喜爱之情。
首联“茸长八叉老,蜕然去不留”描绘了笔架的形状。笔架生长着长长的毛发,如同八叉的老人一样,当它老了的时候就会脱落,不再留在原处。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笔架的特点。
颔联“无从别麋麈,又几阅春秋”则是写笔架的来历。笔架是由麋鹿脱下来的毛制成的,曾经陪伴着主人度过了许多年月,见证了岁月的更迭。这里的“麋麈”指的是麋鹿的毛,而“阅春秋”则是指经历了许多年月。这个句子表达了作者对笔架的深厚感情。
颈联“形欲成芝朵,坚将变石头”则是写笔架的质地。笔架的毛发已经变得坚硬如石,但依然保留着原来的形态。这里的“芝朵”指的是灵芝,是一种吉祥如意的象征,而“石头”则是比喻笔架的坚硬。这个句子表达了作者对笔架的赞美之情。
尾联“雅宜供架笔,毛颖本同游”则是写笔架的作用。笔架非常适合用来摆放笔,它的毛发柔软而坚韧,与笔尖相得益彰。这里的“毛颖”指的是笔尖,而“同游”则是指一起使用。这个句子表达了作者对笔架的赞赏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笔架的描绘,展示了它的美丽、坚韧和独特之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文房四宝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