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接虽无暇,澄怀乃有馀。
底须施藻缋,惟是爱清舒。
春是四时冠,山如太古庐。
何当来晏坐,重习少年书。
诗句注释:
- 应接虽无暇:应接,即应答、应对;无暇,即没有闲暇。意为虽然有应答的事务,但并不觉得忙碌或压力大。
- 澄怀乃有馀:澄怀,意为心境宁静、清澈;有馀,即有余、充裕。意为只有内心保持宁静和清澈,才能感到心灵的充实与满足。
- 底须施藻缋:底须,即必须的意思;施,即施加、使用;藻缋,即装饰、点缀。意为必须有适当的修饰和点缀,才能使事物更加美好。惟是爱清舒:惟是,即只是;爱,即喜爱、欣赏;清舒,即清新、舒适。意为只是喜欢清新和舒适的感觉。
- 春是四时冠:春,指春季;四时,即四季;冠,即首领、头等地位。意为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为美好的季节,如同头上的首领一样。
- 山如太古庐:山,指山峰或山林;太古,指远古、久远;庐,即小屋、住所。意为山峰仿佛是远古时期的小房子。
- 何当来晏坐:何当,即何时能够;晏坐,即安静地坐着。意为在何时能够安静地坐着休息?
- 重习少年书:重,即重新;习,即学习、练习;少年书,即年轻时的书籍、学问。意为重新学习和练习年轻时的知识和技能。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宁静的环境和心境,传达了作者对简单、纯净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澄怀”一词,表达了一种心境上的清澈和宁静,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清净。同时,诗中的“清舒”二字,也体现了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让人感受到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此外,通过对春天和山峰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美丽景色,同时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意境,成为了清代诗歌艺术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