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华勒壁贞,墨妙荟菁英。
远取东坡义,近规锡麓情。
烟云相罨护,唐宋与逢迎。
不更临池学,山阴早擅名。
【解析】
1.苕(táo)华:苕溪的支流,在今浙江桐庐县。勒:刻。壁贞:刻于墙壁上以示坚贞。墨妙:指用墨精妙,即书法艺术。荟菁英:聚集英才。2.东坡:苏轼,北宋文学家、书法家。义:这里借代指思想内容。锡麓:指诗人自己。情:指风格。3.烟云相罨护:指山水间云雾缭绕。罨:笼罩。4.唐宋:指唐代和宋代,也泛指历代。逢迎:迎合。5.不更:不须,不必。临池学:临池练习书法。山阴:地名,在浙江绍兴市。擅名:有名声。6.赏析:诗的前两句是说作者以“墨妙”自比,说自己能将书法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或“把书法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并得到世人的赞赏”。)。后三句则是说自己的书法艺术既继承了传统,又有所创新(或“既继承了传统,又有所发展”,意思相近即可)。最后一句点出自己擅长书法,有名于世。全诗表达了作者谦虚好学、勇于创新的高尚品格。
【答案】
译文:我的书法技艺如苕溪流水一样精妙,汇集了众多英才。我远学苏轼,近师锡麓。我用笔蘸着烟雾云气,写意地书写。我在唐宋时期不断求索,学习前辈名家。我不必要像他们那样临池苦练,我早已有了名声!赏析:诗的前两句是说作者以“墨妙”自比,说自己能将书法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或“把书法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并得到世人的赞赏”。)。后三句则是说自己的书法艺术既继承了传统,又有所创新(或“既继承了传统,又有所发展”,意思相近即可)。最后一句点出自己擅长书法,有名于世。全诗表达了作者谦虚好学、勇于创新的高尚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