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枫多秀色,乍可傲霜朝。
楼榭惟存意,烟霞尽许招。
司勋权阁笔,王子欲吹箫。
却望丹邱迥,何当过石桥。
夏日的避暑胜地,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 其二十一 青枫绿屿,是清代乾隆皇帝的一首杰作。此诗以青枫岛为背景,描绘了岛上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下面将对本诗进行逐句释义、译文的翻译以及必要的注释:
- 诗句释义:
- 青枫多秀色,乍可傲霜朝。:青枫树色彩斑斓,初冬时节傲然挺立于寒霜之中。
- 楼榭惟存意,烟霞尽许招。:昔日楼台榭阁的痕迹尚存,云雾缭绕中尽显自然之美。
- 司勋权阁笔,王子欲吹箫。:文人雅士手持权柄之笔挥洒才情,王子则怀抱箫声欲奏乐章。
- 却望丹邱迥,何当过石桥。:遥望遥远的丹丘山峦,何时能跨越那古老的石桥?
- 译文:
- 青枫多秀色,乍可傲霜朝。:青色的枫叶色彩艳丽,在霜冻的早晨显得格外傲然。
- 楼榭惟存意,烟霞尽许招。:昔日的楼台与亭阁只留下了些许痕迹,云雾中的美景任人欣赏。
- 司勋权阁笔,王子欲吹箫。:官员手握权力之笔,诗人则怀抱箫音,渴望抒发心中的情怀。
- 却望丹邱迥,何当过石桥。:遥望着远方的丹丘山峦,何时才能越过那座古老的石桥?
- 赏析:
- 自然景观的赞美:诗中对青枫岛的自然景观进行了生动的描述,通过“青枫”这一元素,展现了岛上独特的秋色和生命力。同时,“傲霜朝”不仅表达了树木面对寒冷的勇气,也象征着诗人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 文化氛围的渲染:诗中提及的“楼榭”和“烟霞”,透露出一种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 艺术表现的手法: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真挚表达,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既有深度又具美感。
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 其二十一《青枫绿屿》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