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山传妙法,渤海殖嘉生。
蔡撙栽荒郡,王褒约小伻。
登盘间魁芋,烹鼎厌侯鲭。
清供戴家物,微嫌未隐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洞所作,内容如下:

毗山传妙法,渤海殖嘉生。
蔡撙栽荒郡,王褒约小伻。
登盘间魁芋,烹鼎厌侯鲭。
清供戴家物,微嫌未隐名。

注释:

  1. 毗山:传说中的神仙居所,这里指的是佛教圣地。
  2. 渤海:指渤海国,古代的一个国家名。
  3. 蔡撙:古代一种用于种植蔬菜的器具。
  4. 荒郡:偏僻荒凉的地方。
  5. 王褒约:古代的一种礼仪,形容食物精致。
  6. 登盘:摆放在盘子上。
  7. 魁芋:大芋头。
  8. 烹鼎:古代的一种烹饪方法,用鼎来煮食物。
  9. 侯鲭:古代的一种高级宴会上的菜肴,用珍贵的材料制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诗中的“毗山传妙法,渤海殖嘉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圣地和佛教文化的敬仰。而“蔡撙栽荒郡,王褒约小伻”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偏远地区进行农作的情景。

接下来的四句诗,则是诗人对美食的赞美。他用细腻的语言,描述了食物的形状、颜色和香味,让人仿佛能够闻到食物的香气。“登盘间魁芋,烹鼎厌侯鲭”,描绘了一盘大芋头和一道美味的海鲜宴席,展现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

“清供戴家物,微嫌未隐名”,诗人感叹这些美食都是出自高贵的身份人物之手,虽然美味却无法掩盖其身份的尊贵。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名利的追求,以及对于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