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土才盈寸,凌云势不纡。
峥嵘气早直,森茜翠相扶。
怒长应期夏,丛生独盛吴。
韬光山径畔,记取带烟锄。
【注释】
笋:竹笋。
刺土才盈寸,凌云势不纡:竹笋刚出土只有一寸高,但直上云霄,毫不弯曲。
峥嵘气早直,森茜翠相扶:竹笋长得高大挺拔,枝叶繁茂,青翠欲滴。
怒长应期夏,丛生独盛吴:竹笋生长迅速,到了夏天就能成熟;竹林中竹子生长得特别茂盛,只有在吴地才能如此。这里以“怒长”形容竹子的生长速度,突出其旺盛的生命力;用“独盛吴”赞美竹笋在吴地生长得格外茂盛。
韬光山径畔,记取带烟锄:竹笋生长在隐蔽之处,人们常常使用烟锄来保护它们。这里的“韬光”指的是隐藏锋芒、谦虚低调的品质,寓意着诗人对于竹子品质的赞赏。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竹笋的诗。首联写笋之形,二联写笋之性,三联写笋之质,四联写笋之德。全诗通过描写竹笋的生长过程,展现了其独特的品质和魅力。
诗的前两句主要描绘了竹笋的生长环境及形态特征。“刺土才盈寸”,说明竹笋刚刚开始生长,还只是一点点大。而“凌云势不纡”,则描绘了竹笋直上云霄、毫不弯曲的姿态。这两个词组形象地表达了竹笋生长过程中的坚韧与毅力,以及其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第三联进一步描绘了竹笋的生长状态。“峥嵘气早直”描述了竹笋长得高耸入云、挺拔有力的样子,而“森茜翠相扶”则形容竹笋枝叶繁茂、青翠欲滴的景象。这两句话将竹笋的生长特点描绘得生动而鲜明,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之中。
诗人转向对竹笋品质的赞美。“怒长应期夏”描绘了竹笋生长迅速的特点,意味着它在短时间内就能快速成熟;而“丛生独盛吴”则强调了竹笋在吴地生长得特别茂盛的事实。这两联分别从时间(夏季)和地点(吴地)两个角度,凸显了竹笋生长的优越条件和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
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竹笋品格的总结和升华。“韬光山径畔,记取带烟锄”中的“韬光”一词既指隐藏锋芒、谦虚低调,也暗含诗人对于竹子品质的赞赏之情。而“带烟锄”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竹林中劳作的情景,寓意着人们对竹子的珍视和保护。整句诗通过对竹子品质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勤劳精神的赞扬。
整首诗歌结构严谨,语言流畅,通过对竹笋生长过程的细腻描写和对其品质的深刻阐述,展现了竹笋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和劳动精神的热爱与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