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花落复含,结实淡而甘。
烟客浮游惯,幽人咀嚼谙。
春光仍钜野,豪兴在江南。
与芡相评较,应怀匠氏惭。
【注释】
开花落复含:指菱花。开花、落果,都是比喻人的变化,含指隐忍不露。
结实淡而甘:菱角成熟时味虽甜,但果实是淡绿色的。
烟客:烟客,指隐士、闲云野鹤。浮游惯,指隐士生活自由自在。
幽人:指隐居山林的隐士。咀嚼谙,意谓隐居之士对世事洞若观火,故能品尝出其中滋味。
钜野:古地名。豪兴在江南:豪兴,指壮志豪情。江南,泛指长江以南地区。
与芡相评较:以菱和芡相比较。
匠氏:古代制陶器的工匠,此处泛指制作工艺之人。
【赏析】
《题沈周写生二十四种·其十五·菱》为明代沈周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开花落复含,结实淡而甘”,诗人运用了“开花落复含”的典故(典出《庄子·逍遥游》,原文:“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借指人的命运变化无常,又用“结实淡而甘”暗合下文的“含”字,寓意自己一生经历风风雨雨,却始终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不随波逐流,也不愤世嫉俗,而是像菱角一样内敛含蓄。
颔联“烟客浮游惯,幽人咀嚼谙”,则通过描绘隐士的生活来反衬自己的志向与情感。这里的“烟客”指的是那些超然物外、远离世俗纷扰的隐士们,他们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受世俗的羁绊。而“幽人”则是指那些隐居山林、淡泊明志的高人逸士们,他们对世事洞若观火,因此更能品尝到其中的滋味。
颈联“春光仍钜野,豪兴在江南”,则是将诗人自己比作一位胸怀壮志、豪情万丈的游子。他依然保持着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无论是在江南还是江北,他都能领略到春天的美好与生机。这里的“钜野”指的是山东平原上的一片广阔地带,象征着广阔的天地和无垠的空间;“江南”则是指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他追求自由、渴望探索的精神风貌。
尾联“与芡相评较,应怀匠氏惭”,则进一步升华了诗人的情感。在这里,“芡”指的是一种植物——芡实,而“匠氏”则是指擅长制作工艺品的工匠。诗人将自己与这些匠人相提并论,暗示了自己的才华与技艺。然而,他也深知自己在艺术创作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因此感到惭愧与自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韵律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