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登青雀舫,初试白云程。
入画看村景,匉雷听水声。
岸杨烟外袅,沙鸟渚边鸣。
极目烟波意,诗裁亦觉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分析诗词的语言,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词语的运用、句式的选用及特点、艺术手法(如修辞方法、表现手法等)、表达方式、情感或思想倾向、风格特色、意境创造等。考生解答时可逐词逐句结合题目提示和具体诗句作答,答题模式一般为“某词/句子+注释+赏析”。
本题中,第一句“载登青雀舫”,意思是登上了青雀船。第二句“初试白云程”,意思是第一次在白云之中航行。第三句“入画看村景”,意思是走进画中观赏村落风景。第四句“匉雷听水声”,意思是听着雷鸣声感受水面的声响。第五句“岸杨烟外袅”,意思是岸边杨柳在烟雾中轻轻摇曳。第六句“沙鸟渚边鸣”,意思是沙滩上的鸟在小洲上欢叫。第七句“极目烟波意,诗裁亦觉清”,意思是望着无边无际的烟波,感觉心情特别清新,诗篇也因此显得格外清纯。
【答案】
示例一:
载 登 青 雀 舫
载 登 青 雀 舫
青雀船,即青雀舫。载,登上。
译文:
我登上了青雀船。
赏析:
首句“载 登 青 雀 舫”,直截了当地交代了诗人的行动。
示例二:
试 云 程
试 云 程
试,尝试的意思。程,行程。
译文:
我首次尝试着乘坐白云般的航程。
赏析:
“载 登”两句点明诗人登上青雀航船,这是下文的开端。这两句既交待了登舟的缘起,又为后文写景抒情作了铺垫。
示例三:
入画看村 景
入 画 看 村 景
画,指绘画,这里指画中的景色。
译文:
我进入画中欣赏那村庄的景色。
赏析:“入画”二字,将舟行与观景融为一体。诗人登上青雀船,便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图画之中,眼前的景色仿佛是画中之景。“人画”“景画”,使画面更加生动传神。
示例四:
匉雷听 水 声
匉 雷 听 水 声
匉雷,击打物体发出的声音;水声,水流的声音。
译文:
我听着雷鸣声感受水面的声响。
赏析:“匉雷”二字,形象地描绘出雷鸣之声。一个“听”字,写出了诗人静心倾听,全身心投入的感受。
示例五:
岸 杨 烟 外 袅
岸 杨 烟 外 袅
岸,岸边。杨,柳树。袅,形容柳条下垂的样子。
译文:
岸边的柳树在烟雾之外轻飘飘地垂着。
赏析:
这句诗描写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春色图。岸边的柳枝被微风轻拂,随风飘动,婀娜多姿,宛如仙女下凡,美不胜收。而远处的杨柳则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如同仙境一般。整幅画面充满了诗意,让人陶醉其中。
示例六:
沙 鸟 渚 边 鸣
沙 鸟 渚 边 鸣
沙,指沙滩。鸟,指鸟儿。渚,水中的小岛。鸣,啼鸣。
译文:
沙滩上鸟儿在小岛上啼鸣。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畔风光图。沙滩上的鸟儿在小岛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它们的歌声清脆悦耳,令人陶醉。而远处的江面则波平浪静,映衬着天空的美丽景色。整幅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之美,让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