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王遗故宅,实实复堂堂。
道望惟惊若,心惭尚面墙。
诗书千载焕,礼乐百年长。
御伞黄云拥,文明仰舜裳。
我们来逐句解释这首诗。
- 素王遗故宅:
- “素王”指的是孔子,他在历史上被誉为“素王”。这句话表达了对孔子的尊敬和纪念。
- “遗故宅”意味着孔子的墓地或故居,这里特指孔子的故居。
- 实实复堂堂:
- “实实复”可能是指建筑的坚固与宏伟。
- “堂堂”形容建筑雄伟、壮观。
- 道望惟惊若:
- “道望”指的是道德声望,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的品质或声誉。
- “惟惊若”意味着只有敬畏之情,不敢以貌取人。
- 心惭尚面墙:
- “心惭”表达了内心的羞愧或谦逊。
- “尚面墙”意指仍然保持着谨慎或保守的态度,不敢轻举妄动。
- 诗书千载焕:
- “诗书”指的是诗歌和书籍,古代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 “千载”表示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 “焕”意为光彩照人,这里形容诗书的文化光辉历久弥新。
- 礼乐百年长:
- “礼乐”是古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礼仪和音乐。
- “百年”表示长久的时间。
- “长”强调了礼乐文化的持久性和深远影响。
- 御伞黄云拥:
- “御伞”指的是皇帝的仪仗或仪卫。
- “黄云”可能象征着尊贵或者皇权的象征。
- 这句话描述了一种庄重或神圣的氛围。
- 文明仰舜裳:
- “文明”指的是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 “舜裳”指的是舜帝的服饰,这里可能是借用舜的形象来象征某种高尚的品质或理想。
- 这句话表达了对文明和美德的追求和敬仰。
赏析
整首诗通过赞美孔子的遗宅、诗书的辉煌以及礼仪之邦的悠久历史,传达了对孔子及其思想的崇高敬意。诗人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历史画卷和人文景观,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的愿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宏大,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