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鹤足称清,无梅也觉情。
水流还似昔,客到不嫌生。
梧影团垂幕,苔纹乱点枰。
古今商榷处,直欲傲桓荣。

【注释】

南轩:南面的书房。

称清:比喻高洁。

梅:梅花。

水:指溪流。

不嫌生:不嫌弃客人的来访。

团垂:下垂的样子。

点枰:指用棋子下棋。枰,棋盘。

桓荣:字君山,东汉人,博学有名,曾与桓谭、范滂、蔡邕等并称为“八俊”。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在南京南轩所作。诗中赞美南轩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并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到访的高兴之情。全诗语言朴实,风格清新,是一首典型的咏物抒情之作。

首句“有鹤足称清”,诗人以鹤自喻,说自己像这只高洁的仙鹤一样,有着超凡脱俗、超然世外的精神境界。鹤,历来被视为高雅之物,象征着高尚的品质、纯洁的情操和美好的人格。在这里,诗人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与鹤相提并论,表明自己志存高远,淡泊名利,追求一种超尘脱俗的人生境界。

次句“无梅也觉情”,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高洁情怀。虽然身边没有梅花相伴,但自己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份清雅之情,这得益于自己内心的修养和追求。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不拔、高洁傲岸的精神品质,诗人以梅花自比,既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和敬仰,又展示了自己高洁的品质和追求。

第三句“水流还似昔”,诗人描绘了溪流的清澈和宁静。水流如同往日一样平静流淌,没有受到任何干扰,这让人感到十分惬意和舒适。这里的水流不仅代表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象征着诗人心境的平和和宁静。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安详。

第四句“客到不嫌生”,诗人表达了对宾客到来的欢迎和喜悦之情。无论客人是否嫌弃这里的生活气息,诗人都欣然接受,因为这里有着美好的环境和宁静的氛围,能够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这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豁达心态,也体现了他对人际关系的和谐和包容。

第五句“梧影团垂幕”,诗人描绘了庭院中的梧桐树的影子映在地上的情景。这个影子如同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到十分赏心悦目。梧桐树作为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常常代表着高洁、坚韧的品质,诗人用它来比喻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心态。

第六句“苔纹乱点枰”,诗人继续描绘了庭院的景致。地面上的苔藓纹理如同下棋时使用的棋子一样错落有致,给人一种别样的美感。这里的“点枰”一词,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苔藓的形态,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美景的欣赏和陶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满足之情。

最后两句“古今商榷处,直欲傲桓荣”,诗人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思想。他认为自己就像历史上的桓荣一样,有着卓越的才华和高尚的品德。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能在自己的领域里取得辉煌的成就,而自己也不例外。这句诗既是对自身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前人智慧和经验的传承和发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