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生民首,千秋祭典光。
摄仪专国学,展礼诣书堂。
言念承宗社,何曾致治康。
徘徊讲筵侧,惟觉愧宫墙。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其内容表达了诗人对上书房祭祀先师的感慨和敬意。接下来逐句解释:

秋仲丁祭日诣上书房至圣前行礼 - 秋仲指的是秋季时节,丁祭是指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日诣则表示在这一天到上书房(可能是指皇家的图书馆或者学问场所)去向孔子等圣人敬献祭品。

万古生民首,千秋祭典光 -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人类就是万物之首,而千秋祭典则是照亮历史的光辉。万古代表永远,意味着时间的长河里,人类始终占据着首位。千秋则表示时间的深远,强调了祭祀文化对于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摄仪专国学,展礼诣书堂 - 这里“摄仪”可能是指模仿或遵循某种礼仪形式,“展礼”可能是展开礼仪,指进行祭礼活动。“国学”可能指的是国家的学术机构,“书堂”则可能是指学习的地方。这两句描述了在上书房举行的祭祀仪式。

言念承宗社,何曾致治康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经常怀念和尊敬我们的祖先和国家,但从未因此而获得过国家的治理和社会的稳定。这里的“宗社”指的是宗族和国家,“致治康”则意味着实现国家的治理和社会的安宁。

徘徊讲筵侧,惟觉愧宫墙 - 最后一句中的“徘徊”可能指的是徘徊在讲堂周围,思考或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责任。“讲筵”通常指的是讲学的地方,“宫墙”则可能是指皇宫或者官府的围墙,这里的“宫墙”可能象征着权威或者界限。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和对职责的自觉。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仲时节的祭祀场景,展现了人们对先师的尊敬和对历史文化的传承的重视。诗人通过对古代祭祀仪式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祖先的怀念以及对国家治理的关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具体的描写传达了抽象的情感和思想,体现了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