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腐草生,翻似乱灯擎。
遇暗偏成照,经秋却不鸣。
夜珠相藉助,阴火漫晶莹。
究未离虫类,将无因炫明。
注释:
萤:萤火虫。
擎:举起,照亮。
遇暗偏成照:在黑暗中反而发出光亮。
经秋却不鸣:经过秋天仍然不发声。
夜珠相藉助:夜间的萤火虫相互借光。
阴火漫晶莹:阴暗处的火光闪烁。
究未离虫类:终究还是昆虫一类。
将无因炫明:因此没有理由炫耀自己的光芒。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萤火虫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以及它们在黑暗中的发光特性。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萤火虫的特点。
诗的前两句“由来腐草生,翻似乱灯擎。”描述了萤火虫的生长环境和发光方式。腐草是萤火虫生长的地方,而其发光的方式则像乱灯一样照亮四周。通过对比,诗人突出了萤火虫发光的特性,即在黑暗中反而发出光亮,这与一般的昆虫发光方式不同,更加突出了萤火虫的特有之处。
诗的第三、四、五句“遇暗偏成照,经秋却不鸣。夜珠相藉助,阴火漫晶莹。究未离虫类,将无因炫明。”继续描绘了萤火虫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在黑暗中,萤火虫能够发出光亮,而在秋天,它们却不会发声。夜晚,萤火虫会借助月光和其他萤火虫的光线来照明,这种互相借光的行为被称为“夜珠”。同时,萤火虫的光也像是阴火一样闪烁,显得晶莹剔透。最后一句则是对整个主题的总结,即虽然萤火虫能够发光,但它们终究还是昆虫一类,因此没有理由炫耀自己的光芒。
整首诗通过对萤火虫的描写,展现了其独特的生活习性和文化内涵,同时也揭示了自然界的奇妙和生命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