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池静课馀,洗砚命僮胥。
应有鱼吞墨,那无鹅换书。
岂怀投卞璞,惟觉类庄樗。
徙倚南荣下,窗开万象虚。
王蒙涤砚图
临池静课馀,洗砚命僮胥。
应有鱼吞墨,那无鹅换书。
岂怀投卞璞,惟觉类庄樗。
徙倚南荣下,窗开万象虚。
译文:
我坐在池塘边静静地学习,洗砚台让仆人来收拾。
应该有人能吞下墨水,怎么能没有鹅来换书?
难道是怀念投卞璞的志向,只感觉到像庄子一样笨拙?
我在南荣树下徘徊,打开窗户可以看到万物都是空虚的。
注释:
- 王蒙:即王原祁,明代画家,擅长山水画。
- 余:我。
- 洗砚:清洗砚台。
- 命僮胥:让仆人来收拾。
- 应有:应该有,表示猜测或推断。
- 吞墨:比喻吸收知识。
- 那无:怎么会没有。
- 投卞璞:指投石击水中的蚌,传说卞和氏得到宝玉,献给楚王,楚王砍了他的左脚,让他找宝玉,他找着了,又用右脚把宝玉踩碎,楚王就给他右足,他于是得到了宝玉,这里比喻有才华的人会得到重用。
- 惟觉:只感觉到。
- 类庄樗:比喻自己的行为或品质与庄子所说的大树上的小枝干相似。庄子曾说:“大木将颠,小草俱枯。”意思是大树将要倒下时,小草也会跟着枯萎。这里比喻自己虽然有些愚钝,但仍然努力上进,不放弃追求知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书房生活的诗作。诗人以清雅的笔调,描绘了自己书房中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在书房中的学习和追求知识的决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