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夕听倾盆,无眠静倚轩。
恰才心地沃,不厌耳根喧。
农喜今回岁,人言早涤暄。
畹兰与汀芷,得意总温黁。
【注释】
入夕:傍晚。倾盆:大雨滂沱的样子。无眠:没有睡意。心地沃:心境宽广如沃田。不厌:不觉得厌烦。耳根喧:耳边嘈杂。农喜今回岁:农民们高兴地庆祝今年收成好。人言早涤暄:人们说今年的天气比往年要凉快,早有秋意了。畹兰与汀芷:畹兰、汀芷指香花。畹(wǎn):庭院。汀(tīng):水边平地。温黁:温暖如泥炭。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暮年时写的。他晚年隐居在西湖之畔的孤山,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这首诗是他傍晚散步归来后写就的,表现了他晚景怡然的心情。
前两句“入夕听倾盆,无眠静倚轩”。“入夕”即傍晚时分。“倾盆”指雨势很大的样子。“无眠”是说他睡不着。“静倚轩”,是静静地倚在窗边。这两句描写了一个情景:傍晚时分,听到屋外倾盆大雨,诗人无法入睡,只好静静地靠在轩上,欣赏着窗外的景象。
后两句“恰才心地沃,不厌耳根喧”。“沃”是宽大的意思。诗人以宽大之心面对外面的风雨声,并不觉得厌烦。“耳根喧”是指耳朵听着雨声和雷声。诗人以宽大之心面对外面的风雨声,并不觉得厌烦。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最后两句“农喜今回岁,人言早涤暄”。“农喜”指农民高兴。“回岁”指丰收的年份。“人言早涤暄”是说人们说今年的天气比往年要凉快,早有秋意了。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农民丰收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季节交替变化的关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安详、愉悦的心境。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内心的感受,让人感受到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期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让人感受到他对生命真谛的追求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