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虚斯朗鉴,鉴朗在虚涵。
即此契元理,悠然对碧潭。
云山同妙静,鱼鸟适清酣。
天水相忘处,空明共我三。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圆明园四十景中的“涵虚朗鉴”一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下面逐句进行解释:

第1句: 涵虚斯朗鉴,鉴朗在虚涵。

  • 注释: “即此”表示正是在这里,“契元理”指领悟到自然界的基本原理,“悠然”形容心情轻松自在。
  • 赏析: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看到圆明园中“涵虚朗鉴”这一景观时的感受,他领悟到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意境。

第2句: 即此契元理,悠然对碧潭。

  • 注释: “云山”指的是云和山,“妙静”表示美好而宁静的状态。
  • 赏析: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欣赏“涵虚朗鉴”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之美。

第3至5句: 云山同妙静,鱼鸟适清酣;天水相忘处,空明共我三。

  • 注释: “同妙静”意为两者都达到了完美的宁静状态,“适清酣”表示鱼儿和鸟儿在水中游弋得心应手,“天水相忘”形容天地之间的界限模糊,“空明共我三”指三者(云、山、水)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一幅空灵美丽的画面。
  • 赏析: 这三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涵虚朗鉴”这一景点的美妙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与自然景物和谐共存的感慨。

这是一首通过对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涵虚朗鉴”进行描绘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