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大邑瓷,相并九华枝。
继昼明为用,无尘静与宜。
消闲觅句际,伴影读书时。
何必昭阳殿,徒夸金玉为。

这首诗描绘了花瓷书灯的精美和实用,以及它在书房中的独特地位。首先,“谁将大邑瓷,相并九华枝”描述了花瓷书灯的制作材料和造型。大邑瓷指的是景德镇的瓷器,而九华枝则是指书中的竹简。这两句诗突出了花瓷书灯的材质和设计特点。

“继昼明为用,无尘静与宜”表达了花瓷书灯在书房中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提供照明,还能够让整个环境保持安静和适宜阅读的氛围。这两句诗赞美了花瓷书灯的功能和效果。

“消闲觅句际,伴影读书时”描述了人们在使用花瓷书灯时的情景。它们可以使人忘却烦恼,专注于写作或学习。这两句诗强调了花瓷书灯的实用性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至于“何必昭阳殿,徒夸金玉为”,这是对那些过分追求物质享受的人的批评。作者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表的光鲜亮丽,而在于内在的品质和意义。这句诗鼓励人们关注实际需求,而不是盲目追求表面的华丽。

这首诗通过对花瓷书灯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实用价值。同时,它也传达了作者对于物质和精神价值的思考,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