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在天成寺,禅房有句留。
山川原并美,岁月几迁流。
龙卧深潭底,鸟吟高树头。
闲云知我意,到处分相投。
这首诗是诗人在天成寺游赏时,即景生情,写下的六首诗中的第四首。全诗通过对潭柘山风景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忆在天成寺,禅房有句留。”这句诗人回忆了自己曾在天成寺中留连忘返的情景,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诗句。这里的“天成”指的是天成的山水,而“禅房”则是佛教修行的地方,诗人在这里留下了很多诗句。
“山川原并美,岁月几迁流。”诗人感叹自然的山川原本就非常美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美好的东西也发生了变化,变得不再如以前那样。这里的“迁流”指的是时间的流逝,诗人用这个词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感慨。
“龙卧深潭底,鸟吟高树头。”诗人描绘了潭柘山上的风景,龙在水中沉睡,鸟儿在树上唱歌。这里的“龙”和“鸟”都象征着大自然的力量和生机,而“深潭底”和“高树头”则分别代表了这些生物所处的位置。
“闲云知我意,到处分相投。”诗人说闲云知道自己的想法,所以会在某个时机飞过来与他相遇。这里的“闲云”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而“知我意”则表达了诗人与闲云之间的默契和亲近。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潭柘山的美丽景色和自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同时,诗人还通过对闲云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