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辞婺阁,凤驷渡天江。
浅靥开星眼,脩蛾写月庞。
停梭掩空帐,集鹊作徒杠。
漫叹三秋阻,应知万劫双。
【注释】
“霓裳”:《霓裳羽衣曲》,唐代天宝年间,唐明皇李隆基在宫中大宴群臣时,自作此曲以娱宾。后因以“霓裳”代指歌舞。
“婺阁”:传说中西王母的居处,这里泛指天上宫殿。
“凤驷”:古代帝王所乘之车,此处借指帝王,也用以形容车子的华贵。
“浅靥”:浅浅的酒窝,即笑靥。
“星眼”:明亮如明星的眼睛,这里形容女子的眼睛。
“脩蛾”:修长的眉毛,蛾眉是形容女子细长眉毛的美称,这里用来描写女子的眉毛。
“万劫双”:指千年难遇的恩情。
【赏析】
《七夕感事六首》是作者在七夕节感时抒怀之作。诗人通过描绘天上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情景,抒发了人间男女不能相聚、相思无望的哀怨之情。全诗情感真挚,笔力遒劲,意境高远,堪称佳作。
“霓裳辞婺阁,凤驷渡天江。”首句写牛郎织女的离别场景,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渡河相会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千古绝唱。“霓裳”,指仙女们所穿的霓裳羽衣,是神话故事中的仙境之物。“婺阁”,指西天瑶台之上。牛郎织女在银河两岸隔河相望,只能遥遥相送而别。“凤驷”,指传说中的凤凰所驾之车。“渡天江”,指渡过天河。
“浅靥开星眼,脩蛾写月庞。”这两句写牛郎织女的美丽容颜。牛郎织女虽被银河相隔,但仍能相约七夕夜相见。他们虽身处天庭与凡间,但心灵相通,感情深厚。他们相互凝望着对方的眼睛和脸庞,仿佛在说:“你在哪里?”又仿佛在问:“你在想我吗?我在思念你。”牛郎织女虽然美丽非凡,但他们的爱情却超越了凡人所能拥有的东西,因此显得更加美好。
“停梭掩空帐,集鹊作徒杠。”这两句写牛郎织女为相会做准备的情景。他们要准备一些行头,以便在渡河时能够顺利地过河。“停梭”,指停下纺线的动作。“集鹊”,指聚集喜鹊,喜鹊常在七夕之夜搭桥让织女过天河。“作徒杠”,指用木头做成临时的桥梁,以方便过河。
“漫叹三秋阻,应知万劫双。”这两句写牛郎织女因为相隔遥远而感到无奈。他们只能感叹时光荏苒,岁月蹉跎,无法跨越千山万水来相见。然而,他们相信,只要彼此心心相印、情深意重,即使相隔万里也能重逢。
整首诗以牛郎织女为线索,通过对他们的美好形象和深情厚谊的刻画,表达了对爱情的赞美和追求。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霓裳”、“凤凰”、“银河”、“鹊桥”等都富有浓厚的神话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