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洞千年迹,风来爽倍添。
古苔斑结籀,新笋绿生尖。
佛偈云临辨,诗情李杜兼。
何须参指月,世界一华严。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静明园的杂咏,通过对石洞、古苔、新笋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首联“石洞千年迹,风来爽倍添”,描绘了石洞的历史痕迹和风吹过带来的清凉感觉。这里的“石洞”指的是静明园中的一处景点,而“千年迹”则暗示着其悠久的历史和沧桑之感。诗人通过“风来爽倍添”这一描述,表达了风的清新和凉爽给石洞带来的舒适感,同时也暗示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颔联“古苔斑结籀,新笋绿生尖”,则进一步描绘了石洞内的景色。这里的“古苔斑结籀”指的是石洞中生长的老苔藓,它们的形状各异,如同古老的篆刻一样;而“新笋绿生尖”则是描绘了石洞中新生的嫩笋,它们的颜色鲜绿,形态娇小。这两句诗通过对古苔和新笋的描绘,展现了静谧石洞中的生机与活力。
颈联“佛偈云临辨,诗情李杜兼”,则转向了对佛教文化和诗歌艺术的思考。这里的“佛偈”指的是佛教中的偈语,而“临辨”则意味着面对和辨析;而“诗情李杜兼”则是说诗歌的情感可以像李白、杜甫那样丰富和深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和诗歌艺术的崇敬和理解,也反映了他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感悟。
尾联“何须参指月,世界一华严”,则是对整个诗句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的“参指月”指的是参悟佛理,而“一华严”则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为世界如大圆镜一般完整无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和世界的深刻认识和理解,认为只要用心参悟,就能体会到生活的真谛和世界的完美。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静明园石洞中古苔和新笋的描绘,以及对其内佛教文化和诗歌艺术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命哲理的领悟。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将平凡的景物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体现了他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感悟,以及对生活和世界的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