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峭东风吹细雨。
作使得、春愁无主。
昨日清明。
今朝百五,渐渐春光去。
巨胜花前曾记遇。
难忘却、碧桃千树。
拥髻灯前,偷香被底,一一销魂语。

【注释】

料峭:指寒意逼人。细雨:小雨。作使得,春愁无主:春天的愁绪无处寄托。百五:即重午节,农历五月初一。“百五”与“清明”在时间上相近,故称。巨胜花:一种植物,其花可食,古人常用来充饥。碧桃:红色的桃子。销魂:极度悲哀时语。这里用来形容对美人的迷恋。

【赏析】

此词为咏物抒怀之作,借咏春雨中之“巨胜花”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全词从“春愁”落笔,写因春雨而引起的情思。开头二句,点明季节和气候,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气氛;三至六句,写雨中的所见所感;末两句,又点出春光已逝,暗示了伤春之情。全词意境优美,语言清丽,是一首别具匠心的咏物词。

上片起首两句,写雨中的春景:料峭的东风拂着细雨,使得春天的愁绪无处寄托。昨日还是清明时节,今日已是端午佳节,渐渐逝去的春光令人惆怅。“作使得”,一语双关,既写出春雨无情,也暗喻人的春心难耐,更表现了主人公的孤零、无聊和怅惘。一个“无”字,道出了主人公内心的苦闷。“百五”,即端午节,俗称“端阳”、“龙舟节”。古人认为五月初一为恶月之首,因而有避忌。“百五”日与“清明”日相近,所以诗人说:“今朝百五,渐渐春光去”。

下片承上片而来。“巨胜花”即大麦花,又名“麦秀花”、“金粟花”,色黄如玉,形似麦穗,故名。据《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四民竞渡,是日望于江中,以为水神之所居。”可见此花非俗物,而是有特殊意义的。词中写“曾记遇”,即是追忆“巨胜花前”之欢。“碧桃千树”,形容女子的美貌,也指美人的芳容。这两句写“巨胜花”与“碧桃”的邂逅相遇,以及由此而生的相思情意。“拥髻灯前,偷香被底,一一销魂”,写夜深时的情景:女子偷偷地在灯影下整理着头发,依偎在男子身旁以手掩鼻偷嗅男子枕下的香气,而男子则深深地思念着这位美人。

此词上片写暮春景色,下片写暮春情景。全词意境优美,构思巧妙,语言清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