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衣半掩湘妃竹。洞房今夜摊书读。
懊恼画屏人。铜壶清漏频。
潜藏郎背面。作剧桃枝扇。
鹦鹉唤回头。低鬟笑不休。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帘衣半掩湘妃竹。洞房今夜摊书读。
懊恼画屏人。铜壶清漏频。
潜藏郎背面。作剧桃枝扇。
鹦鹉唤回头。低鬟笑不休。
注释如下:
- 帘衣半掩湘妃竹。
- 帘衣:古代女子的衣裳,这里指代女子所穿的衣物。
- 湘妃竹:一种竹子,传说中湘妃因哭泣而化为湘水,其泪滴在竹子上,形成斑驳的颜色,因此称为“湘妃竹”。
- 洞房今夜摊书读。
- 洞房:古代建筑中的卧室,此处指女子的卧室。
- 摊书读:将书籍铺开阅读。
- 懊恼画屏人。
- 懊恼:感到烦恼或不满。
- 画屏:装饰有图画的屏风。
- 铜壶清漏频:铜壶里的水滴声清晰可闻,表示时间过得很快,夜晚即将过去。
- 潜藏郎背面。
- 潜藏:隐藏,不露面。
- 郎:对男子的称呼。
- 背面:指男子的侧面,暗示男子背对着女子,可能是在躲避或是有其他的原因。
- 作剧桃枝扇。
- 作剧:制造戏剧性的场面或者做出搞笑的行为。
- 桃枝扇:用桃花制成的扇子,这里可能指的是男子故意做出滑稽的动作。
- 鹦鹉唤回头。
- 鹦鹉:鸟类,常被用来比喻能言善辩的人。
- 唤回头:引导某人回头或改变行为。
- 低鬟笑不休。
- 鬟:古代妇女的一种头饰,即发髻。
- 笑不休:笑个不停,形容非常高兴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女子与情人私语、私读书、私棋局等私密生活情景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女子在爱情中的甜蜜与快乐。诗中的语言优美流畅,情感真挚动人。尤其是最后一句,“鹦鹉唤回头”,更是巧妙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