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芒碣石东,此关自天作。
粤惟中山王,经营始开拓。
东支限重门,幽州截垠堮。
前海弥浩溔,后岭横岝㟧。
紫塞为周垣,苍山为锁钥。
缅思开创初,设险制东索。
中叶狃康娱,小有干王略。
抚顺矢初穿,广宁旗巳落。
抱头化贞逃,束手廷弼却。
骎骎河以西,千里屯毡幕。
关外修八城,指麾烦内阁。
杨公筑二翼,东西立罗郭。
时称节镇雄,颇折氛祲恶。
神京既颠陨,国势靡所托。
启关元帅降,歃血名王诺。
自此来域中,土崩无斗格。
海燕春乳楼,胡鹰晓飞泊。
七庙竟为灰,六州难铸错。

山海关

雄关锁边陲,历史风云变幻处

  1. 芒芒碣石东,此关自天作。
    注释:形容山海关地势险要,如同天地间天生的屏障。
    赏析:开篇以“芒芒碣石东”起笔,描绘了山海关地势如磐石般坚硬,如同天造地设的屏障。”此关自天作”则表明了山海关的地理位置和军事价值,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2. 粤惟中山王,经营始开拓。
    注释:中山王指的是古代中国的中山国王,象征着对这片土地的开垦和开发。
    赏析:“粤惟中山王”暗示了中山王(即中山国国王)在这里开始了他的经营和开拓,意味着山海关的历史悠久且充满故事。
  3. 东支限重门,幽州截垠堮。
    注释:“重门”指代山海关,而“幽州”则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河北省承德市。
    赏析:这里描绘了山海关作为交通要塞,扼守着通向北方的重要通道。”幽州截垠堮”形象地表达了山海关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保护着北方边疆的安全。
  4. 前海弥浩溔,后岭横岝㟧。
    注释:这里的“前海”和“后岭”分别代表了山海关前方的大海和后方的山脉,”横岝㟧”则形容山脉的雄伟。
    赏析:通过描绘山海关前的大海广阔无垠,以及背后的山脉壮丽蜿蜒,诗人生动地勾勒出了山海关的自然景观,增强了读者的视觉感受。
  5. 紫塞为周垣,苍山为锁钥。
    注释:“紫塞”是指古代长城的颜色,而“苍山”则指的是周围的山峦。
    赏析:这里用“周垣”和“锁钥”来形容山海关如同一道坚固的防线,将整个地区紧紧包围起来,象征其重要的军事地位和战略意义。”苍山为锁钥”进一步强调了山海关在防御上的重要性。
  6. 缅思开创初,设险制东索。
    注释:回忆起山海关最初建立的时候,那时是为了防御外敌而设立的。
    赏析:诗人通过对山海关历史的追溯,展现了它的创建初衷和当时的防御需要。这种历史的反思不仅让山海关的历史更添厚重,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时空交错的体验。
  7. 中叶狃康娱,小有干王略。
    注释:“中叶”指的是清朝初期,“狃康娱”表示当时的繁荣景象,“干王略”是指参与政治或军事策略。
    赏析:这里描述了山海关在清朝初期的政治与经济状况,以及当时人民的生活状态。”小有干王略”暗示了虽然只是小规模的活动,但也反映了山海关在当地社会中的重要性。
  8. 抚顺矢初穿,广宁旗巳落。
    注释:这里的“抚顺”和“广宁”是古代地名,分别代表了两个地方。”矢初穿”和”旗巳落”形象地描述了战争结束后的局面,”广宁旗巳落”可能指的是清朝平定内乱后的场景。
    赏析:诗人以战争为背景,描绘了战后的平静和安定。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战争的残酷,也反映了和平的珍贵和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这也暗示了国家统一后,地方势力逐渐衰落的过程。
  9. 抱头化贞逃,束手廷弼却。
    注释:这里的“抱头化贞逃”和“束手廷弼却”分别描述了不同的人物在面对困难时的两种不同态度。”化贞逃”暗示了一种逃避现实、放弃抵抗的态度,而”廷弼却”则表达了坚持信念、不畏强敌的决心。
    赏析:通过描绘两位主角的不同选择,诗人传达了在困难面前人们可以有不同的反应,同时也强调了勇气和决心的重要性。这种对比使得故事更加丰富多彩,也让人深思。
  10. 骎骎河以西,千里屯毡幕。
    注释:“骎骎”意为迅速,“河以西”指的是黄河以西的地区。”千里屯毡幕”描绘了辽阔土地上的军事驻扎,”毡幕”在这里象征着帐篷和临时住所,体现了军队的规模之大和驻扎之广。
    赏析: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黄河以西地区的广阔场景,以及军队在此地的驻扎情况。这种描写不仅具有画面感,也让人感受到了那个时代战争的紧张气氛。同时,它也反映了统治者对于边疆安全的高度重视和对军队的支持。
  11. 关外修八城,指麾烦内阁。
    注释:“关外”指的是山海关以外的地方,“修八城”可能指的是修建了八座城池,”指麾烦内阁”则暗示了皇帝的决策和命令由内阁来执行。
    赏析:这里描述了政府为了加强边疆防御而采取的措施,包括修建城池和调动中央政府的资源。这种描述展示了政府的高效运作和对国家安全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政治体系的特点和运行方式。
  12. 杨公筑二翼,东西立罗郭。
    注释:“杨公”可能指的是杨嗣昌(明朝末年名将),他的活动为这段历史增添了色彩。”筑二翼”和”东西立罗郭”分别描述了他在军事上的布局和防御措施。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杨嗣昌的军事部署,展现了他的智谋和决心。这种描述不仅增加了故事的历史感,也让人对这位历史人物产生了敬意和好奇。同时,它也反映了军事策略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13. 时称节镇雄,颇折氛祲恶。
    注释:“节镇雄”指的是杨嗣昌的军事才能被赞誉为雄壮无比,”颇折氛祲恶”则暗示了他成功地击败了敌人的进攻。”氛祲恶”在这里指的是邪恶的力量,”折氛祲恶”则表示他成功地驱逐了这些邪恶的敌人。
    赏析:诗人通过赞扬杨嗣昌的军事才能和成功的战斗,展示了他为国家所做出的贡献。这种描述不仅彰显了他的英勇和智慧,也让人感受到了那个时代军人的责任和荣誉。
  14. 神京既颠陨,国势靡所托。
    注释:“神京”指的是北京(古称燕京),”既颠陨”可能指的是北京城的失陷或国家的灭亡,”靡所托”则意味着失去了依靠或支撑。
    赏析:诗人以沉痛的语气描述了首都沦陷的悲惨情景,以及随之而来的国家危机。这样的描述不仅让人深感悲痛,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15. 启关元帅降,歃血名王诺。
    注释:”启关元帅降”可能指的是某位将领投降的情景,”歃血名王诺”则暗示了这位将领承诺不再叛乱或发动攻击。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一位将领的投降场景,展现了战争的胜利和和平的到来。这种描述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宝贵,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于和平的渴望和追求。
  16. 自此来域中,土崩无斗格。
    注释:这里的“域中”可能指的是某个地区或国家,而“土崩无斗格”则是形容国家从此陷入了混乱和无法自拔的状态。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国家的动荡和衰败,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不安。这种描写不仅具有警示意义,也让人感受到了历史变迁的无情和时代的变迁。同时,它也引发了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思考。
    山海关
    历史风云变幻处 - 山海关赏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