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瞰秋窗,雉堞半在几。
山僮放纸鸢,呼风应阶圯。
尚父栖石室,垂竿尚湖水。
信国北渡还,海道亦由此。
父老都不知,但指蕲王垒。
金山鼙鼓声,殷殷潮河里。
诗句解析与译文:
- “山城瞰秋窗,雉堞半在几”
- “山城”指位于山顶的城池。
- “瞰”意为从高处向下看。
- “秋窗”指的是秋天的窗户。
- “雉堞”指古代城墙上的矮墙。
- 整体表达了站在高处俯瞰山下景象的感觉。
- “山僮放纸鸢,呼风应阶圯”
- “山僮”可能是指山里的孩童或村民。
- “纸鸢”是风筝的一种,用纸制成,常在空中飘荡。
- “呼风”形容风筝随风而动的样子。
- “应阶圯”意味着风筝随风摇摆,仿佛响应着阶梯的摆动。
-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居生活场景,通过风筝和自然元素的互动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 “尚父栖石室,垂竿尚湖水”
- “尚父”可能是对某人的敬称,这里没有具体指向。
- “石室”指的是岩石建成的小屋子。
- “垂竿”指的是钓鱼时将钓竿垂到水中。
- “尚湖水”可能是指附近的某个湖泊或河流。
- 这两句诗描述了尚父(可能是一位隐士)居住在岩石小屋中,享受垂钓的乐趣,体现了一种归隐田园的生活态度。
- “信国北渡还,海道亦由此”
- “信国”可能指的是某位历史人物或地方的名称(如信阳、信州等)。
- “北渡”指从南方向北渡河。
- “海道”指的是海上的道路或航线。
- 这两句诗表明了从北方返回的信国人选择的交通路线是从海路经过此地。
- “父老都不知,但指蕲王垒”
- “父老”指当地的老人。
- “指”意为指出或指点。
- “蕲王垒”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个地点或事件(如蕲州王的遗迹或战役)。
- 这两句诗反映了当地居民对于重要历史事件的陌生感。
- “金山鼙鼓声,殷殷潮河里”
- “金山”可能指的是金山寺或其他相关地点。
- “鼙鼓声”指的是战鼓的声音。
- “殷殷”形容声音响亮而深沉。
- “潮河里”指潮水涨落的河水之中。
- 这两句诗描绘了金山寺附近海面上传来的军事鼓声,与潮水的波动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场景的动感与历史沧桑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山城、风筝、钓鱼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致远的自然画面。诗人以山城为背景,通过观察和感受自然景观中的动静结合,传达了一种回归自然的宁静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深刻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