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僧养秋兰,蔚蔚青与绿。
闻香嫌破戒,插鬓苦头秃。
譬如绝代人,寂寥守空谷。
荣悴向秋风,何异凡草木。
卖得十千钱,三径离松菊。
酒肉相薰染,珠翠并攒簇。
譬如汉明妃,嫁与胡虏族。
终当刈作薪,遑恤美如玉。
蔼蔼五亩园,幽幽读书屋。
既脱蔬笋酸,不受腥腐辱。
清歌时激飏,纤手助膏沐。
新妇配参军,岂不得所欲。
山僧闻我言,一笑覆齑粥。
趣移兰若兰,长伴竹里竹。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山僧和秋兰的对话,揭示了秋兰的荣枯变化和世俗生活的虚伪。

诗句解读

  1. “山僧养秋兰,蔚蔚青与绿。”
  • 山僧在养着秋兰,它的叶片呈现出翠绿色。
  1. “闻香嫌破戒,插鬓苦头秃。”
  • 闻到兰花的香味后,僧人觉得这违反了戒律,甚至因为闻香而头疼到掉了头发。
  1. “譬如绝代人,寂寥守空谷。”
  • 就像一位绝世的美人,孤独地守在深谷中。
  1. “荣悴向秋风,何异凡草木。”
  • 荣枯随着秋风而来,这与普通的草木并无太大区别。
  1. “卖得十千钱,三径离松菊。”
  • 用十千钱(古代货币单位)卖掉这些秋兰,离开松树和菊花。
  1. “酒肉相薰染,珠翠并攒簇。”
  • 酒肉的香气和珠宝翡翠相互沾染。
  1. “譬如汉明妃,嫁与胡虏族。”
  • 就像汉朝的王昭君,嫁给了匈奴的单于。
  1. “终当刈作薪,遑恤美如玉。”
  • 最后只能被割掉作为柴火,不再关心其美如玉。
  1. “蔼蔼五亩园,幽幽读书屋。”
  • 有着一片郁郁葱葱的花园和一间静谧的书房。
  1. “既脱蔬笋酸,不受腥腐辱。”
  • 已经摆脱了蔬菜中的酸味和腐臭的侮辱。
  1. “清歌时激飏,纤手助膏沐。”
  • 时而清歌飞扬,纤手帮助梳理头发沐浴。
  1. “新妇配参军,岂不得所欲。”
  • 新娶的妻子与参军相比,难道不是一种满足?
  1. “山僧闻我言,一笑覆齑粥。”
  • 山僧听到这些,只是笑了笑,然后吃起了稀饭。
  1. “趣移兰若兰,长伴竹里竹。”
  • 情趣逐渐转移到了竹林里,长久地陪伴着竹子。

关键词注释

  • 蔚蔚青与绿:形容秋兰的颜色鲜艳,生机勃勃。
  • 破戒:指违背佛教戒律,比喻世俗生活中的诱惑。
  • 汉明妃:即王昭君,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以其美貌和才艺著称。
  • 胡虏族:指匈奴,古代北方游牧民族。
  • 清歌时激飏,纤手助膏沐:描述山僧与秋兰之间的互动,以及秋兰的美丽和芬芳。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山僧对秋兰荣枯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批判。秋兰象征着美丽和纯洁,然而它却无法逃脱荣枯的命运,最终只能被用作柴火。这种对比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俗的束缚。山僧对秋兰的态度,也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看法。他虽然欣赏秋兰的美丽,但并不为其所动,反而将其视为一种解脱的象征。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超然和独立思考。整首诗通过对秋兰的描述,传达了深刻的哲理和审美情趣,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