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尊临东渭,延伫劳驱薄。
方当鼓吹迎,未用舳舻爵。
日得宿迁书,使节尚淹泊。
尺符趣军兴,扁舟问民瘼。
信知王事劳,更想别怀恶。
花残向吴亭,柳暗润州郭。
凄清瓜州笛,缥缈广陵角。
江南水苍茫,直北天错莫。
柂楼频登顿,帆幡五戍削。
高吟谁唱和,痛饮自酬酢。
白头苟非新,黄发会如昨。
还期河汉近,无叹参辰各。
至尊临东渭,延伫劳驱薄。
方当鼓吹迎,未用舳舻爵。
日得宿迁书,使节尚淹泊。
尺符趣军兴,扁舟问民瘼。
信知王事劳,更想别怀恶。
花残向吴亭,柳暗润州郭。
凄清瓜州笛,缥缈广陵角。
江南水苍茫,直北天错莫。
柂楼频登顿,帆幡五戍削。
高吟谁唱和,痛饮自酬酢。
白头苟非新,黄发会如昨。
还期河汉近,无叹参辰各。
注释:至尊临东渭,至尊即皇帝,临东渭指皇帝驾临渭水边,延伫劳驱薄,延伫指等待,劳驱指劳累驱驰,薄指船行快而轻。方当鼓吹迎,方当指正要,鼓吹指吹鼓手,迎指迎接。未用舳舻爵,未用指不使用,舳舻指大船,爵指酒器。日得宿迁书,日得指每天收到,宿迁指宿迁县,是唐朝属县之一。使节尚淹泊,使节指朝廷派出的使者,尚指仍然。尺符趣军兴,尺符指兵符,趣指催逼。扁舟问民瘼,扁舟指小船,民瘼指人民的疾苦,问指询问。信知王事劳,信知指确实知道,王事劳指国家大事。更想别怀恶,更想指更加想到。花残向吴亭,花残指春天将尽,向吴亭指向吴地亭子方向。柳暗润州郭,柳暗指柳树昏暗,润州指镇江府所在地润州,郭指城郭。凄清瓜州笛,凄清指凄凉清冷,瓜州指瓜洲渡口,笛指笛声。缥缈广陵角,缥缈指飘渺的样子。广陵指扬州市。江南水苍茫,江南指长江以南,苍茫指苍茫一片,水指长江水。直北天错莫,直北指正北,天错莫指天空错置。柂楼频登顿,柂楼指航标。帆幡五戍削,帆幡指帆船上挂的旗帜。高吟谁唱和,高吟指高声吟咏。痛饮自酬酢,痛饮指畅饮。白头苟非新,白头指白发,苟非指如果不是这样。黄发会如昨,黄发指白发,会如指如同以往一样。还期河汉近,还期指期望,河汉指银河,近指接近。无叹参辰各,无叹指不必叹息,参辰指参星和辰星相对。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赠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远赴边疆任职的深切关切,也表现了诗人自己壮志未酬、欲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全诗意蕴深厚,感情真挚动人。
首句写皇帝驾临渭水之滨,这是为下文写皇帝遣使出使江淮一带作铺垫。“延伫劳驱薄”,意思是皇帝在渭水之滨久久地站立徘徊,不停地催促着使者出发,表现出皇帝对出使者的殷切希望与深情厚意。次句写使者奉命前往江淮地区,这一句既交代了出使的背景,又暗示了此行的重大使命。“方当鼓吹迎”两句写皇帝在长安城内举行盛大的饯别仪式,以壮行的威仪。“使节尚淹泊”三句写皇帝遣使出使,但使臣却迟迟未能启行。“尺符”句写皇帝派使出京时给使臣颁发的符节;“扁舟”句则借代使臣乘坐的船只。“问民瘼”二句写皇帝遣使是为了体察民间疾苦。“信知”、“更想”两句写皇帝遣使是为了了解国家的政务情况。“花残”二句写诗人目送使臣乘船离去的情景;“柳暗”二句写诗人登上船楼眺望远方的景象。“凄清”二句写诗人目送使臣离去后听到的哀怨悲凉的歌声;“缥缈”二句写诗人遥望远方听到的凄厉号角声。“江南”二句写诗人目送使臣远逝后所听到的悲怆的笛声;“直北”二句写诗人遥望北方所见的辽阔天空和迷蒙的云霞。“柂楼”二句写诗人登上船楼观望远方时所见到的壮观景象;“高吟”三句写诗人在船上饮酒赋诗的情景:“痛饮”二句写诗人因壮志难酬而独自痛饮消愁。“白头”二句写诗人感叹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黄发”二句写诗人感叹时光荏苒、人事已非的慨叹。最后二句以“还期”二字收尾,表明诗人期待不久的将来能重返故里、回归故乡的愿望与决心;“河汉”二句则以银河相照为喻,表明诗人期盼早日实现归乡之梦的美好愿望。这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含蓄、情感真挚感人、韵味醇美悠长。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赴边疆任职的深切关切之情,而且表现了诗人自己壮志未酬、欲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