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驹虽不存,善歌表遗里。
君听齐讴声,抗越清济水。
岂无梁甫吟,何人为侧耳。

注释:

高唐城虽然不复存在,但那里曾经流传着美妙的歌声。人们聆听着齐地的歌声,那声音就像清济水一样清澈响亮。难道没有像王梁甫那样深沉的吟唱吗?为什么没有人仔细倾听呢?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高唐城的怀念和赞美,通过对高唐城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

第一句“绵驹虽不存”,绵驹,即古代传说中的贤人。他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的名声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绵驹的崇敬之情。

第二句“善歌表遗里”,善歌,即善于歌唱。这句话的意思是,尽管绵驹已经不在,但是高唐城里的人们仍然能够听到他的歌声,感受到他的精神。这一句既体现了高唐城的文化氛围,也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担忧。

第三句“君听齐讴声”,齐地的歌声。这里的齐讴,可能是当地的一种民歌。这句诗描绘了齐地的歌声在高唐城回荡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第四句“抗越清济水”,抗越,意为抵抗。清济水,可能是指一条河流。这句诗的意思是,虽然齐地的歌声在高唐城回荡,但仍然无法抵挡住清济河水的侵蚀。这里既有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无奈。

第五句“岂无梁甫吟”,梁甫山,可能是指一处地名。这句诗的意思是,难道没有像王梁甫那样的吟唱吗?王梁甫是历史上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王梁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中诗歌创作的失望。

第六句“何人为侧耳”,何人,指哪些人。侧耳,即侧着耳朵仔细倾听。这句诗的意思是,那些真正懂得欣赏诗歌的人,为何不仔细倾听呢?这里的“何人”和前面的“谁”意思相近,都是指那些真正有才华、有见识的人。而“侧耳”则形象地描绘了他们认真聆听的场景。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有才华、有见识的人的期待和鼓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