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生践骇机,薄命轻秋豪。
天地为洪垆,燎此一牛毛。
流言浮巨石,积毁销脂膏。
自分老头颅,卼臲寄欧刀。
介恃圣明主,奉身归蓬蒿。
自玆保两手,安稳持霜螯。
何以明君恩,瓦盆倾浊醪。
一斟又一酌,载咏康衢谣。
这首诗是李白在唐玄宗天宝初年流放夜郎时所作。当时,他因参与永王璘幕府而受牵连,被贬为夜郎(今贵州遵义)司马。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朝廷不公的不满和内心的苦闷之情。
下面是诗句的翻译:
- 孤生践骇机,薄命轻秋豪。——我如同孤独的生命,命运如同秋风中的落叶,脆弱而易逝。
- 天地为洪垆,燎此一牛毛。——天地就像大火炉一样,燃烧着我的一生。
- 流言浮巨石,积毁销脂膏。——流言蜚语如同漂浮的巨石,诽谤如同腐蚀我的脂肪膏。
- 自分老头颅,卼臲寄欧刀。——我已经决定要面对衰老的命运,将生命寄托于这把欧刀之上。
- 介恃圣明主,奉身归蓬蒿。——我依赖着圣明的主上,带着自己的性命回到草屋茅舍。
- 自玆保两手,安稳持霜螯。——从今以后我要保护自己两只手,用它们来稳定生活,像蟹爪一样坚韧。
- 何以明君恩,瓦盆倾浊醪。——我用什么来报答皇帝的恩情,只有用瓦盆倾出的浊醪。
- 一斟又一酌,载咏康衢谣。——一杯接一杯地喝,一边吟唱着欢快的歌谣。
赏析:
这首七绝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人身处流放之地,却依然保持着一颗傲骨之心,不愿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他以“孤生践骇机”起兴,表达了自己孤独无助的处境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接下来,“薄命轻秋豪”进一步描绘了自己的命运之轻,以及对生命的感慨。
尽管遭遇困境,诗人并未放弃希望。“天地为洪垆,燎此一牛毛”两句,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命运的抗争,即使面临巨大的压力,也要坚定地走下去。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愤懑,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接受。
诗人以豁达的态度面对命运的无常,表示要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来保护自己,并以此报答皇帝的恩情。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情感真挚而深沉,展现了李白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