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波如古井澜,圯桥流水去漫漫。
世人苦解人间事,家世纷纷说相韩。

【注释】王烟客:即王勃,字子安。奉常:唐高宗时封为东莱郡公。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烟客,是说王勃与韩愈都是文才出众的诗人。西田园记:王勃有《秋夜泛江陵郭明府桂洲》诗,“江城五日间”句中暗用此典。《旧唐书·文艺传上》:“勃属文,初学北齐、隋间所谓《兰亭集序》者,后涉猎《庄》、《骚》,则又加以《楚辞》,故极为雄放。”“烟客”当是泛指文人。十二绝句:《滕王阁序》末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诗即是以“秋水”“落霞”起兴,而结以“长天一色”之景。“烟客”当是指王勃。

【赏析】

这首诗题名“寄题”,实系应友人所约所作。据诗中“家世纷纷说相韩”一句可知,王勃与韩愈同为唐代文学巨匠,二人在文学史上都占有崇高的地位,他们的作品流传极广。因此,这首诗就是以这两位文学巨匠的生平和作品来作为背景的。

首联两句,从字面上看,好像是在写沧海波涛、圯桥流水的景象,然而细加体味,却不难发现它们实际上是借以抒写作者对两位文学大师的无限钦仰之情以及对他们的深切缅怀之意。“沧海波如古井澜”,是说浩瀚的东海之水,其波澜壮阔之势宛如古老的井底泉水,永无止息。“圯桥流水去漫漫”,则是说当年圯桥之上那位黄发垂髫的老人,手执拐杖,脚踏木屐,送鞋给小儿,小儿赤身裸体跳入水中,水退之后,那老人已不见了踪影。这两句诗,既以沧海波涛、圯桥流水的奇观为比,以赞美两位大师的博闻强识,又以黄发垂髫、赤身裸体、小儿与老人之间的对比关系为衬,以表现两位大师的慈祥、宽厚和不拘小节的精神风貌,可谓匠心独运,意蕴深远。

颔联两句,进一步运用了以少胜多的笔法,通过世人苦苦追求人间事功,而最终家世纷纷、各奔东西的结局的描绘,来表现两位文学大师的人格魅力。“苦解人间事”,既是对他们一生勤奋著述、孜孜不倦地探求人生真谛的最好概括,也可以说是对他们那种淡泊名利、不求闻达于诸侯的高尚品德的最好说明。“说相韩”,则是对他们生前与韩愈交谊深厚、互相推重的最好证明。

尾联两句,更是以“长天一色”的壮阔景观作结,既表现出两位大师胸怀的坦荡与开阔,也表明出他们对于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在艺术结构上却做到了承前启后,前后呼应。前两联以写景为主,后两联则主要抒情。全诗虽以“西田园记”为题,但并无田园生活的描写,而是通过对两位文学大师的追思与礼赞,来抒发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