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都平丈教儿郎,论语开章笑鬨堂。
何似东村赵学究,只将半部佐君王。
注释:东村的赵学究(指董仲舒)只讲半部《春秋》,就能辅佐君王治理国家。
赏析:龚孝升求赠塾师戏题二绝句 其一,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董仲舒的“中庸之道”思想。全诗以赞美和讽刺的笔调,描绘了董仲舒的形象:他像平丈一样教儿子们读书,开章明义,引人发笑;他像东村的赵学究一样,只讲半部《春秋》,就能辅佐君王治理国家。这首诗既赞美了董仲舒的伟大成就,又讽刺了他只讲半部《春秋》的思想。
都都平丈教儿郎,论语开章笑鬨堂。
何似东村赵学究,只将半部佐君王。
注释:东村的赵学究(指董仲舒)只讲半部《春秋》,就能辅佐君王治理国家。
赏析:龚孝升求赠塾师戏题二绝句 其一,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董仲舒的“中庸之道”思想。全诗以赞美和讽刺的笔调,描绘了董仲舒的形象:他像平丈一样教儿子们读书,开章明义,引人发笑;他像东村的赵学究一样,只讲半部《春秋》,就能辅佐君王治理国家。这首诗既赞美了董仲舒的伟大成就,又讽刺了他只讲半部《春秋》的思想。
九月十一日次固镇驿恭闻泰昌皇帝升遐途次感泣赋挽词四首 其二 妖星频贯扫,白气久缠绵。 将作荒三殿,材官哭九边。 起居宫掖秘,清削御容传。 国史徵何代,三朝并一年。 诗句释义 1. 妖星频贯扫:描述天空中的不寻常现象,即“妖星”频繁地出现并扫过天空。 2. 白气久缠绵:形容天上的云气长时间地缠绕、不散去,常用来比喻某种不良情况或不幸事件持续存在。 3. 将作荒三殿:即将要进行大规模的修缮工程
【注释】 九月初二日:九月初四。遗诏:皇帝的死前命令。奉神宗显皇帝(徽宗)遗诏于京口成服哭临:遵照皇帝生前的命令,在京口为徽宗服丧哭泣。 北极升遐日:即“升遐之日”,指皇帝驾崩的日子,古人常以北极星代指南极,故称帝位在天上曰“北极”。 南徐恸哭时:南徐州是当时宋朝的一个重镇,徽宗曾在此居住并改年号为“建中靖国”,所以此处用“南徐”代徽宗。 攀髯生有愿:意指想追随皇帝的遗命而行事。有愿:有所期望。
【注释】: 九月初二日奉神宗显皇帝遗诏于京口成服哭临恭赋挽词四首 其三 在宥群方理,高居庶物新。 天为摧丑虏,地不爱金银。 杨柳深宫月,梧桐别院春。 升平多故事,载笔询遗民。 【赏析】: 《九月初二日奉神宗显皇帝遗诏于京口成服哭临恭赋挽词四首》是唐代诗人李德裕所作的七言律诗组。此诗组以挽词形式表达了对神宗遗诏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去世的惋惜之情。全诗共六句,每句都紧扣主题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及诗人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赏析”,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的意境、情感,最后根据诗歌的写作手法、表现手法等进行分析。答题时言之有理即可。 “太妊胎而教”意思是说:我怀胎之时即受母亲的教导,“甘盘学后臣”意思是说:我学习了甘盘那样的贤后为臣之道,“营斋尝念母”意思是说:我营建斋室时常怀念母亲,“步祷为忧民”意思是说
春风 午枕眠方足,晴窗曝未终。忽吹新白发,知是旧春风。 物候惊柔绿,心情怕软红。可怜春未老,送我向江东。 注释与赏析: 1. 诗句解析: - 午枕眠方足:午时休息,睡眠刚刚满足,形容睡眠的舒适和充足。 - 晴窗曝未终:天气晴朗,打开窗户让阳光照射,但尚未彻底晒干。 - 忽吹新白发:春风突然吹拂带来了新生的白发,暗示岁月的流逝。 - 知是旧春风:似乎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又像是回到了过去的春天。
让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1. 九月十一日次固镇驿恭闻泰昌皇帝升遐途次感泣赋挽词四首 其一: - "九月十一日" 指的是诗歌发表的日期。 - "次固镇驿" 是指诗人在途中的住宿站。 - "恭闻泰昌皇帝升遐途次感泣赋挽词四首" 说明这是一系列关于哀悼皇帝的句子。 - "其一" 指第一首,也就是本诗的第一部分。 2. 御极恩方布,登遐诏巳刊: - "御极" 是指皇帝即位。 - "恩方布"
《渡江二首·其一》是清朝诗人王士祯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京江南北路,不到十馀年: 这里指的是作者的家乡位于京南,距离京城只有一条南北向的小路,而这条小路并不长,因此不到十年。 - 岁月看如此,风波意眇然: 岁月如同眼前的这条道路,虽然不长,但是经历的风波和变化却很大。这里的“意眇然”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 浮生催渡客,宦况钓鱼船:
注释: 九月初二日,奉神宗显皇帝遗诏于京口成服哭临,恭敬地赋挽词四首。 竹符颁郡国,玉几罢音徽。 率土悲风动,敷天泣露晞。 清霜明秘器,红叶掩容衣。 恸哭江城暮,秋笳起落晖。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神宗显皇帝的追怀之情。 第一联“竹符颁郡国,玉几罢音徽”写的是朝廷颁发了皇帝的遗诏,人们开始按照遗诏的规定行事,皇帝去世的消息传遍天下。 第二联“率土悲风动,敷天泣露晞”
《渡江二首·其二》是明朝诗人童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山城如画里:描述了一座山城,如同画中一般美丽。这里的“山城”指的是某座具体的城市或区域,而“如画里”则形容其景色如画一般美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想象空间。 2. 一棹亦悠哉:用“一棹”指代船,意味着在江上划船也是一种悠然自得的活动。这里的“悠哉”表达了划船时的轻松和自在
九月十一日,我到达固镇驿恭听泰昌皇帝升遐的消息。在路途中感慨万分,赋诗挽词四首。其四 凭几将传命,垂衣尚视朝。 重阴才见晛,遍雨不崇朝。 德自三旬著,功难百世祧。 吾君幸有子,十六诵唐尧。 注释: 凭几将传命:倚靠在几案旁边传达命令。 垂衣尚视朝:即使身着便装也要上朝处理政务。垂衣,即穿着便装;朝,指处理政务。 重阴才见晛(yù),遍雨不崇朝:浓密的云层刚出现阳光,大雨也不持续一整天。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鲁壁书传字不讹,兔园程课近如何。 旅獒费誓权停阁,先诵虞箴五子歌。 注释: 鲁壁书传:指鲁国孔子所传授的《尚书》,是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也是儒家学派的重要文献之一。 兔园程课:指在古代学校中,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通常包括经史子集等各类知识。 旅獒费誓:指周代的太保召公姬奭在牧野之战前,为安定天下人心而发表的誓词。 先诵虞箴:虞箴是春秋时期楚国人虞丘所创作的箴言诗
注释:征君(征士)独自住在北方的山中,小宛的新堂长满了蔓草。今天钟鱼的声音与我的诗相应和,夜深时分绀殿只有一盏红灯亮着。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寒山寂寞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与外界的联系。徵君是隐士的自称,北山空指寒山居住的北山,小宛新堂是指寒山的小居所,蔓草中则表明其隐居之处荒凉、人迹罕至。而今日钟鱼相应答,则意味着他的诗作得到了别人的回应,这也是一种联系。夜深绀殿一灯红则描绘了夜深时的场景
注释: 1. 支遁千年鹤不来:支遁是东晋时期著名的僧人,他曾经在山中隐居。千年鹤不来,意味着支遁已经去世很多年了。 2. 赵家马鬣傍香台:赵家是指东汉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赵壹,他的儿子赵孟尝曾担任过尚书令,封为赵侯,所以后人称赵家。香台是指古代帝王祭祀时所用的祭坛。 3. 寒山啁唽饥乌雀:寒山是指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啁唽饥乌雀,指的是乌鸦在寒山上鸣叫,表示它们饥饿。 4. 齐向斋时授食回:齐向斋时
【注释】: 禾髯:本指田夫的胡须,这里指李内人。饷醉李:送酒给喝醉的人。开函知为徐园李也:拆开信一看才知道是徐园李内人寄来的信。戏答:即兴作诗以回答。二绝句:两首七绝。其:代指李内人。 【赏析】: 此诗是作者收到李内人的信之后,即兴作的一首七绝诗。全诗写收到内人赠书后,即兴作诗回赠之事,语言朴实自然,情真意切,读来亲切感人。 “不待倾筐写盎盆,开笼一颗识徐园。”这两句是说:不用打开竹筐
注释:醉李根如仙,指醉李树根部像仙人一样神奇。李深,即李子深,这里形容醉李的果实深红诱人。青房玉叶,指青翠的果皮和晶莹如玉的果肉。漫追寻,随意寻找。语儿亭畔,语儿亭在苏州西施故里附近,是古代文人墨客常来赏景的地方。芳菲种,指美丽的花朵。西子,指西施,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这里用来比喻醉李的果实。疗捧心,用西施捧心的故事来形容醉李的果实甘美可口。 赏析:这是一首以醉李为题的诗
【注释】 (1)寒夜梦醒忽得二十八字:在寒冷的夜晚醒来,忽然得到一首二百八十一个字的诗。 (2)小阑修竹绾官梅:小阑边,修长的竹子挽着官家门前的梅花。 (3)淑气先从御柳回:美好的春气,最先从皇帝的宫树——御柳上吹来。 (4)二十五家春宴罢:二十五家,指京城里参加春天宴会的人家有二十五家。春宴,指春天的宴会,即“春日宴”。 (5)不知何处是蓬莱:不知哪里才是蓬莱仙岛,暗用唐代诗人李白《古风》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