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枕匡床白日眠,闲看世态转颓然。
湛河不信多为石,卖鬼还愁少得钱。
凿空旧能雕混沌,舞文新拟案丁零。
睡馀偶忆柴桑集,画扇消疏仰昔贤。
【解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病中所作。首联写诗人高枕而卧,悠然自得;颔联以“湛河”喻指自己,言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并不悲观失望;颈联用两个典故:一是《庄子·大宗师》中的“巧者劳而知者忧”,意思是:有才智的人总是担忧太多,容易忧虑烦扰;另一典出自《史记·滑稽列传》,是说战国时期楚国人优孟的一段轶事。他假扮赵国太后的爱子公子,在赵王面前讲楚歌,并说:“这歌声多么悲哀啊!”接着又唱道:“‘天与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神不惠,以大祭小;寡人万岁千秋之后,谁复与我游乎?”末两句则化用了《庄子·徐无鬼》中的“吾丧我”和“支离疏者,形疏于外,而心固于内,无以为家室,出无人门”。尾联写诗人在病后闲暇之余想起柴桑隐士的诗句,感到十分亲切。
【答案】
译文:
高枕而卧,悠然自得。闲看世界,世态变迁。
湛河虽为石头,却信守节操;卖鬼固然艰难,但也不至于没有钱。
空穴能雕混沌,文辞也能仿效丁零。睡醒后偶记柴桑诗集,画扇消疏仰慕先贤。
赏析:
这是一首病中感怀之作。全诗语言平易,意蕴深沉。
首联开门见山,直陈自己病中之悠闲自得。“高枕”,即高枕无忧,无所牵挂。“匡床”,即方床。“白日眠”,即白天安卧。“闲看”,即闲适地观看。“世态”,这里泛指世间人情世故。“颓然”,颓唐、失意的样子。“转”,这里是“变”的意思。诗人由自己的闲适而想到世人的多变,觉得世事沧桑,人生变幻莫测,令人感慨不已。
颔联用典。“湛河”,指《庄子·大宗师》中“巧者劳而知者忧”的“湛水”。诗人在这里用典,说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仍泰然处之。“多石”,指《庄子·大宗师》中所说“其真无马者,其真不知马也。”这里的“石”是比喻自己的处境,表示即使自己被贬谪到荒凉之地,也毫不在意。“卖鬼”,典出《史记·滑稽列传》,指春秋时期楚国人优孟的一段轶事,说他假扮楚相孙叔敖,在楚庄王面前讲楚歌时,唱道:“庄王独寝,鼓琴,志在刺吴王也。”“卖鬼”,即卖弄才情,以博取名利。“少得”,即很少能够得到。“丁零”,指汉乐府民歌中《战城南》中的“丁丁桊桊凿井东,饮马于河”的丁宁之声。“案丁零”是说自己只能以文字来排解心中的忧愁。
颈联两句都是用典,分别来自两个典故。“凿空”,“凿”,凿洞开孔的意思;“混沌”,“浑”通“洪”,“沌”是古汉字的一种形态,指广大无边的样子;“凿空”是说开辟新境界。“舞文”,典出《论语·雍也》:“子谓仲弓,‘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意思是说孔子认为子贡(仲弓)不是求教于老师,而是老师在教育他。这里的“舞文”,是说自己虽然才华横溢,但仍然要虚心学习。《庄子·徐无鬼》:“吾丧我。”《史记·滑稽列传》:“吾尝梦见老子,教我忠。”(《庄子》中的“丧吾”和《史记》中的“吾曾”)意思是说庄子梦到了老子(庄周),老子告诉他要放弃自我中心的思想。这里的“吾丧我”即庄子所说的“吾丧我”。“吾丧我”,是庄子哲学思想的精华所在。《庄子》中的“支离疏”是形容身体残缺不全的人,《庄子·逍遥游》中有云:“支离疏者,形疏于外,而心固于内。”“支离”就是形容身体残缺不全的样子,而“疏”通“疏”,指精神散乱的意思。“吾丧我”,即“精神散乱”,也就是庄子所说的“吾丧我”。这两个典故都表达了诗人在病中仍保持清醒头脑、不为名利所动的高尚品质。“案丁零”,典出《汉书·艺文志》卷三十六《诸子略》,其中记载了《晏子春秋》。晏婴是齐景公时的宰相,他曾经向齐景公建议说:“圣人之治天下也,必先礼其邻国有道之主,然后人国之君;人国之君,礼其大夫;大夫之相,节其士民。”晏婴的建议被齐景公采纳了,齐国因此变得安定和谐。晏婴死后,景公很想念他,就下令让齐国的乐官为他演奏《硕鼠》、《麦秀》等曲子。后来晏婴的儿子晏子也继承了父亲的事业,担任了齐国的上卿。晏子死后,齐国百姓为他立了一座庙。晏婴的事迹被司马迁记载于《史记·滑稽列传》,后人据此作成杂剧《刘子行状》,其中写道:“……予闻晏婴不死,今果死矣。”后人便将晏婴称为“晏子”。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在病重期间仍保持着高尚的道德品格、不被名利所累的高尚情操。
尾联写诗人在病后闲暇之余想起柴桑隐士的诗句,感到十分亲切。“柴桑”,指东汉初年著名隐士严光。他曾在王莽时做过谏议大夫,因对王莽专权不满而被免职回家。后来,他与当时著名的隐士巢父相遇,他们一同来到富春江畔的小岛上隐居。他们在那里钓鱼种菜,过着清贫的生活。据说严光在钓到一条鲤鱼后,把它放到了水中,鱼便游走了。严光把这条鱼放回江里,说:“你回去吧,告诉人们,我是严陵濑渔人。”后来,有人从江中捞起了这条鱼,献给了光武帝(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刘秀问是谁给这条鱼起的名字时,严光回答说:“我叫严陵濑渔人。”从此,严光便有了“严陵濑渔人”的称号。后人为了纪念这位隐士,就把富春江畔的小岛叫做严子滩。诗人想起了自己曾经在这个小岛上隐居过,不禁感到十分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