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女黄姑嘉会同,红墙银汉本相通。
共传王母为金母,又说丁公似木公。
条脱赠来犹晋代,洞箫吹出并秦宫。
刘刚莫讶登仙晚,上树依然跨碧空。
【解析】
此诗的注释如下:①王玉映,即王元章。黄姑山,在今湖北麻城东。
②“嘉会”,指七夕。
③“红墙银汉本相通”,指织女星和牵牛星隔着银河互相可见,是天经地义的事。
④“金母”指太白金星,又称织女星,因见其明亮如金色而得名。“丁公”,即丁令威,相传他化为鹤而去,飞升仙界。
⑤“条脱赠来犹晋代”,指刘向《别录》说:“昔有献丹者,得朱砂,大如雀卵。”又据《列异传》,东汉初年,洛阳有个男子名叫董仲,他的妹妹董娥,容貌秀美。董仲与她相恋,但未得到允许。一天夜晚,他梦见仙女下凡与他私奔。第二天,他去向姐姐求婚,姐姐坚决不答应。这时,他看见姐姐头上有一条白蛇盘绕成环,便将白蛇剪断,从此两人结为夫妻。后来董仲被朝廷征召去作官,董娥在家思念丈夫,就上树自缢而死。这个故事也载于《搜神记》。“刘刚”,指刘向。
⑥“洞箫吹出并秦宫”,指《列异传》所载刘向梦游天庭的故事。
⑦“登仙晚”,指刘向死后托梦给儿子刘更生说:“吾当乘龙上升,与造物同灵;汝好自修善,慎勿忘吾!”后事果然如此。《后汉书·刘向传》:“(刘)更为《洪范五行传》。”又《艺文志》著录刘向书二十余种。
⑧“上树”,指上天。“跨碧空”,指驾御天马。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人借王玉映夫妇登仙之故事,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命运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看法。
首联写王玉映夫妇登仙之故事。传说中,织女、黄姑二星本是天上的神仙,她们住在天宫西厢房中,每当七月七日这一天晚上,她们便在天街闲逛,观看人间的热闹场面。而那对恩爱夫妻,却只能隔着一条天河相互望望。这自然会引起人们对于他们生活的种种猜测。然而,诗人却说:“共传王母为金母,又说丁公似木公。”原来他们的传说都是出自人们的想象。这种想象的产生,是因为人们看到了他们二人的恩爱夫妻生活。
颔联写他们夫妻二人的传说。他们二人的传说,一是关于王氏嫁给了天上的金母,二是关于丁氏化作了一只白鹤飞往西方去了。这些传说的产生,也是由于他们二人的恩爱夫妻生活。诗人在这里以简洁的语言概括了一个传说,既没有具体描绘人物形象,也没有展开情节的发展,却把这一传说写得栩栩如生。这就使得这个传说更加具有艺术魅力。
颈联写刘向梦游天庭的故事。刘向是西汉时期的一个著名文学家,他曾经做过楚元王刘交的侍奉官。据说他在梦中见到了天神,得到了一本神奇的书籍。这本神奇书籍记载了天地万物的起源、变化和发展过程,因此,后人称之为《洪范五行传》。
尾联写刘向死后托梦给儿子刘更生的故事。刘更生后来考中进士,做了京兆尹。有一天,他梦见他的父亲托梦给他,告诉他说:“我将乘上天的大龙而上,与造物一起成为神灵;你要好好地修身养性,不要忘了我。”后来,刘更生果然成了大官。
这首诗的艺术风格非常独特。全诗用典不多,但典故的使用都很恰当。而且每个典故都用简洁的语言作了解释,让人容易理解。这就使得整个诗句都显得十分流畅,没有生硬之感。同时,诗人还善于运用一些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例如,在描写王玉映夫妇的故事时,诗人就通过描写他们夫妻二人的恩爱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追求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