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归去不如归,归去来兮知昨非。
千里壮心天马下,一朝适意野鸥飞。
焚书并瘗珊瑚笔,解绂先裁薜荔衣。
犹有吴钩抛未得,酒酣常舞钓鱼矶。
本诗由五首组成,此为其中第四首。诗句如下:
不如归去不如归,归去来兮知昨非。
千里壮心天马下,一朝适意野鸥飞。
焚书并瘗珊瑚笔,解绂先裁薜荔衣。
犹有吴钩抛未得,酒酣常舞钓鱼矶。
译文: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往昔错误的反思。在诗人眼中,“归去”不仅是一个词,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回归自然、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诗人以“千里壮心”开头,描述了他内心的豪情壮志,就像天马一样奔腾不息。而“一朝适意野鸥飞”,则描绘了诗人突然找到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如同一只自由的野鸥在空中翱翔。
关键词解释:
- 归去:指归隐或者回到原来的地方。
- 知昨非:认识到过去的错误,不再执着于过去。
- 天马:象征着自由、奔放的精神。
- 野鸥: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 珊瑚笔:象征文人的才情和学识。
- 薜荔衣:薜荔是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质。
- 吴钩:古代的一种剑,这里可能指诗人曾经拥有但未得的宝剑。
- 酒酣:饮酒畅饮到极点。
赏析: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种向往并非一时的情绪,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结果。诗人认为,只有放下过去的执念,才能真正找回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它鼓励人们要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勇于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人生苦短的感慨。
《不如归去不如归》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生活感悟的作品,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还体现了他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也在思想上给予了读者深刻的启示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