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人流泪自何年,历历开元在眼前。
海上浪传千岁药,民间犹使五铢钱。
缫丝有茧春蚕老,曲树无条尺蠖怜。
脉望只应干死尽,莫将食字学神仙。

【注释】

甲午:指宋神宗元丰五年,当时作者在杭州。吴园:即吴兴园,在杭州城东南隅。次怀人诗卷:指苏轼写给王巩的信札。次韵二首:这是第二首。次韵:和诗的次序,这里是第一首。铜人流泪:传说唐玄宗时,有铜铸成的杨贵妃像,因思及杨妃之故,遂泪下沾巾。自何年:何时开始。历历:分明可辨。开元: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公元713—741年)。开元:指开元年间。浪传:到处流传。千岁药:相传唐朝有一位道士炼制了千年一遇的丹药,但后来失火而亡。民间犹使五铢钱:唐朝货币单位,这里指百姓仍用当时的货币。缫丝:养蚕抽丝。茧(jiǎn):《说文》“茧”的字形是“茧”。春蚕老:春天里的老蚕。蚕老不吐丝。曲树:曲木。比喻树木弯曲。尺蠖(huò):一种昆虫,身体柔软,两翼合抱,能爬行,古人认为这种昆虫的形态可以反映人的性情,故称尺蠖为“尺蠖之屈”。怜:怜悯。脉望:指草木干枯,没有生命。只应:只有。干死尽:“干”通“枯”,“干尽”即全部枯死。食字:吃饭的意思。食字学神仙:意思是学习神仙之道,不如好好生活,吃好饭。

【赏析】

此诗是作者观《吴园次怀人诗卷》有感而作。诗中通过咏叹开元年间的一段历史,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前两句化用唐代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把开元年间的杨贵妃与白居易所写《长恨歌》中杨贵妃相提并论,以突出诗人的感慨。“铜人流泪自何年”,意谓从何年至今,这情景依然存在。“历历开元在眼前”,意谓眼前历历如实地显现出当年开元盛世的景象。“历历”二字,既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也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后两句则化用了唐代诗人刘禹锡《乌衣巷》中的诗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意谓海上浪传千岁药,民间犹使五铢钱;缫丝有茧春蚕老,曲树无条尺蠖怜。“海上浪传千岁药”,意谓传说唐朝有一位道士炼制了千年一遇的丹药,但后来失火而亡。“民间犹使五铢钱”,意谓百姓仍用当时的货币。这两句话既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又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则化用了唐代诗人李白《古风》中的诗句:“采薇一曲归来兮,遗世独立无荣辱。”意谓缫丝有茧春蚕老,曲树无条尺蠖怜。“脉望只应干死尽”,意谓草木干枯,没有生命。“莫将食字学神仙”,意谓不要学习神仙之道。这两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自己追求真实人生的态度。

全诗通过咏叹开元年间的一段历史,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历史的追忆,表达了自己追求真实人生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