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因落薄滞江干,那得归来尽室欢。
巷口家人呼解带,墙头邻姥问加餐。
候门栗里天将晚,秉烛羌村夜向阑。
檐鹊噪乾灯穗结,笑凭儿女话团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东归漫兴六首》中的第六首。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东归途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下面是这首诗逐句释义:
- 不因落薄滞江干,那得归来尽室欢。
注释:如果不是因为生活贫困而滞留在江边,怎么会回来与家人团聚并分享欢乐呢?
- 巷口家人呼解带,墙头邻姥问加餐。
注释:在小巷里,家里人呼唤着我解开腰带回家;在墙头上,邻家的老妇人关心地问着我是否吃得好。
- 候门栗里天将晚,秉烛羌村夜向阑。
注释:傍晚时分,我来到了栗里的家门前,准备进屋时,天已经渐渐黑了;在羌村,我手持蜡烛,直到夜深人静。
- 檐鹊噪乾灯穗结,笑凭儿女话团圞。
注释:屋檐下的喜鹊鸣叫着,把干燥的灯泡吹成了小球状,我和孩子们笑着聊天,享受着团圆的乐趣。
赏析:这是一首表现思乡之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回到家乡后与家人团聚的场景,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同时,诗中也描绘了乡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情风俗,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