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援兵集虎貔,羯奴送死更何疑。
直须撒豆堪成队,况复投醪可犒师。
绝辔残云驱靺鞨,扶桑晓日候旌旗。
东征倘用楼船策,先与东风酹一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天宝十一年(752年)所作,当时他正担任翰林待诏的官职。他的好友程九屏被任命为领兵入卫,而李白却希望被封为东海县公,以便能捣剿叛贼。因此,他们之间产生了矛盾。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第一首诗:十万军队集结在虎貔门,羯奴送死更何疑。直须撒豆堪成队,况复投醪可犒师。
注释:百万援兵集结在虎貔门,这是形容军队的规模和气势。羯奴送死更何疑,表达了对程九屏的信任和期望。直须撒豆堪成队,比喻程九屏的军队如同撒豆成军一般强大。况复投醪可犒师,暗示了用美酒来鼓舞士气,激励士兵的决心。
赏析:这首诗展现了李白对程九屏的支持和信任,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忠诚的情感。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将军队的强大和决心展现得淋漓尽致。
第二首诗:绝辔残云驱靺鞨,扶桑晓日候旌旗。东征倘用楼船策,先与东风酹一卮。
注释:绝辔残云驱逐靺鞨,是指军队迅速行动,如同驱散乌云一样迅速。扶桑晓日等待旌旗,意味着期待着战争的结束和国家的安宁。东征倘用楼船策,暗示了使用楼船的策略,以取得战争的胜利。先与东风酹一卮,表示希望在胜利后,向东风敬酒以示敬意。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期望和对胜利的渴望。通过描绘战争的场景和对未来的设想,展现了李白对国家和民族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敌人的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