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頞参差出五兵,冲锋掠阵更专征。
泰山石砺千行剑,清济流环万垒营。
掷地漆颅供饮器,漂池血沈蘸题名。
箧中亦有阴符在,悔挟陈编作老生。

注释:

头頞 ——头盔。

参差 ——杂乱,参差不齐。

五兵 ——兵器。

冲锋掠阵 ——冲入敌阵。

泰山石砺 ——用泰山的石头磨刀。

清济流环 ——指黄河水环绕着洛阳城,暗指李渊起兵洛阳之事。

掷地漆颅供饮器 ——比喻敌人被打败后,头颅被抛到地上,作为饮器。

漂池血沈 ——血沉在池塘中,形容战争的惨烈。

阴符 ——古代的一种兵书。

陈编 ——陈放的书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刘大将军的一封信,表达了他对战争的看法和对刘大将军的期望。

首句”头頞参差出五兵”,诗人用”头頞参差”来形容刘大将军的形象,既英勇又威武。”五兵”指的是五种兵器,暗示刘大将军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第二句”冲锋掠阵更专征”,诗人赞美刘大将军勇猛善战,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独当一面。”更专征”意味着他的军事才能更加出色。

第三句”泰山石砺千行剑”,诗人以泰山之石磨剑,比喻刘大将军的坚韧不拔和决心。”千行剑”则表明他的剑法精湛,能一剑斩敌。

第四句”清济流环万垒营”,诗人描绘了一幅战争的画面,黄河的水环绕着洛阳城,象征着战争的惨烈。”万垒营”则表示敌人众多,形势严峻。

第五句”掷地漆颅供饮器”,诗人用”掷地漆颅”来形容敌人的头颅如破铜烂铁般无用,而他自己却像饮水一样轻松。”供饮器”则暗示了他的胜利是理所当然的。

第六句”漂池血沈蘸题名”,诗人用”漂池血沈”来形容战争的残酷,鲜血如同漂浮的池水一般沉重。他希望敌人能吸取教训,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蘸题名”则是对敌人的讽刺,表示他们的名字将永远留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最后一句”箧中亦有阴符在”,诗人提到自己虽然身在军营,但依然关注国家大事,关心天下苍生。他希望自己能够为国家尽忠职守,而不是成为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老书生。

整首诗通过对刘大将军的赞美和对战争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看法和对国家的忧虑。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和平的向往和对正义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