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先朝侍从臣,西清东观似前身。
何当试手三千牍,巳作平头六十人。
枥下可能求骏骨,爨馀谁与惜劳薪。
闲披仙籍翻成笑,碧落犹夸侍帝晨。

【注释】

屈指:用手指算,这里指回忆。

先朝:指唐代。侍从臣:指唐时的大臣。

西清、东观:均为唐代的官署名。

三千牍:指文章数量之多。

平头六十人:指文辞平易通俗。

枥下:即马厩,此处比喻隐逸之地。

爨(cuàn)馀:指饭余,这里指劳动之余。

碧落:天帝所居之处,这里指天宫。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冬至后乘船游览时,追怀往昔所作的一首感怀诗。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和前朝大臣的遭遇,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全诗意境高远,寓意深刻,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

首句“屈指先朝侍从臣”回忆自己曾在唐朝担任过朝廷大臣,与先朝的大臣们一起为国事操劳。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先朝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他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颔联“何当试手三千牍,巳作平头六十人”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展望,他希望自己能够像那些曾经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一样,为国家效力。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雄心壮志,也展现了他对于国家未来的期待。

颈联“枥下可能求骏骨,爨馀谁与惜劳薪”则是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他认为隐逸生活才是真正追求自由、远离尘世喧嚣的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也是值得人们去追求的。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也反映了他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

尾联“闲披仙籍翻成笑,碧落犹夸侍帝晨”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命运的感慨。他认为自己的一生虽然充满了挫折和困难,但他仍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同时,他也认为即使自己最终未能成为一位伟大的人物,但只要能够为国家尽忠尽力,就足以让人敬佩。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的感慨之情,也展现了他对于人生的态度和人生观。

这首诗是诗人在冬至后乘船游览时,回忆往昔,感叹命运的感怀之作。整首诗意境高远,寓意深刻,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也反映了他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