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黍秋风古庙旁,驱车出饯意何长。
苍生自不忘安石,白首谁能论少阳。
袖里讨论还启事,尊前谈笑亦封章。
时危道远应相望,记取临岐两鬓霜。

【译文】

德州城西送别谢太宰,秋风萧瑟禾黍飘黄。你驱车出饯意何长?苍生自不忘安石,白首谁能论少阳?袖里讨论还启事,尊前谈笑亦封章。时危道远应相望,记取临岐两鬓霜。

【注释】

禾黍秋风古庙旁:秋风中,禾黍凋零,显得凄凉。

驱车出饯意何长:驱车远送,情意何长?

苍生自不忘安石:百姓们自然记得王安石变法的功绩。

白首谁能论少阳:到了晚年,又有谁能议论他呢?

袖里讨论还启事,尊前谈笑亦封章:在衣袖里议论政事,也像给皇帝上奏章一样。

时危道远应相望:国家形势危急,道路遥远,彼此应该互相关注。

记取临岐两鬓霜:记住我们分别时,你的两鬓已经斑白如霜了。

赏析:“秋风吹禾黍,春露晞草木。”这是诗人对当时政治状况的生动写照。秋风萧瑟,禾黍飘黄,一片荒凉景象;而当此之时,朝廷内外却是一片喧嚣之声。“驱车出饯意何长”,是诗人对友人离去后,自己处境的感叹。“意何长”,即心中惆怅,意绪难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苍生自不忘安石,白首谁能论少阳。”这句话中的“苍生”指的是广大的百姓,他们自然会铭记王安石变法的贡献,但到了晚年,又有谁能谈论他呢?这里的“苍生”是指普通百姓,而“少阳”则是指苏轼自己。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处境,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政治局势的担忧。

“袖里讨论还启事,尊前谈笑亦封章。”这句诗中的“袖里讨论”指的是私下里的议论,而“启事”则是给皇帝上书。这里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私下里议论国事,也如同给皇帝上书一样严肃认真的场景。而“尊前谈笑”则是指宴会上的谈话,这里也是在表达诗人对政治局势的担忧。

“时危道远应相望,记取临岐两鬓霜。”最后一句是全诗的总结,也是诗人对友情的珍视。这里的“临岐”是指告别的地方,而“两鬓霜”则是指年老的象征。诗人以离别之际为界,将友情比作秋水长流,希望对方不要因为自己的年老而疏远,而是能够一直关心和支持自己。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离别场景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政治局势的担忧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人也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了对未来的忧虑和迷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