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帽疲驴问牖城,风饕雪虐泪纵横。
夜阑秉烛知何地,酒罢扶床感再生。
只有寒灯随我住,且将归梦伴君行。
棘林渐解弥天网,道路悠悠莫怆情。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告别朋友时,心情是复杂而微妙的。首句“问牖城”三字,既点明送别的地点,又暗示出陈生南归的路途遥远、艰险,同时寄寓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次句“风饕雪虐泪纵横”,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风雪肆虐、天地苍茫的景象。第三、四句写夜深人静,自己独坐灯前,想到陈生离去后,自己又将如何度过漫漫长夜,心中不免伤感;而当自己酒醒后支撑病体起身,又深感人生易老天难留。尾联两句,写自己与陈生分别之后,依然怀念他,希望他能早日归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棘林渐解弥天网”,写出陈生归途虽远且艰险,但有自己相伴,终将摆脱困境,重获自由。“道路悠悠莫怆情”,表明诗人坚信友人一定会战胜重重困难,回到自己的身边。

【答案】

译文:

席帽疲驴去问牖城,风饕雪虐泪纵横。

夜深烛影摇曳何处?酒罢梦回感再生。

只有一盏寒灯随我住,且将归梦伴君行。

荆棘满林渐脱羁绊,道路漫长勿伤情。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当时作者在江陵任上。此诗通过送别友人陈昆良,抒发了作者对其依依惜别的深情。

首联“席帽疲驴问牖城,风饕雪虐泪纵横。”起笔便渲染出送别时的艰难处境和凄凉景象,“席帽”和“疲驴”说明送别时的凄清冷落,而“风饕雪虐”则进一步烘托出天气之恶劣,从而渲染出一种萧瑟、悲凉之感,为后文的抒情定下了基调。

颔联“夜阑秉烛知何地,酒罢扶床感再生。”颈联“只有寒灯随我住,且将归梦伴君行。”末联“棘林渐解弥天网,道路悠悠莫怆情。”

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如“棘林渐解弥天网”,典出《晋书·王导载记》,指谢安因母丧在家守孝期间,王敦率军直逼都城建康。谢安入朝见王敦说:“今与公相向,如鲍氏兄弟,急不暇择耳!”后来谢安被桓温所杀,王敦也遭败亡。此处暗指陈生在逆境中,仍能保持高洁的节操,最终会像谢安一样得到保全。“道路悠悠莫怆情”一句,则是借用《诗经·小雅》中的诗句“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这里的意思是说,虽然道路遥远且艰险,但有诗人相伴,终将摆脱困境,重获自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尾联“只要陈生平安归来。”这一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也是诗人表达情感的最为直接的方式。诗人通过对陈生归途艰险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其安危的深切关怀。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陈生未来的美好祝愿。这两句不仅表现了陈生的坚韧不屈,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

这首诗作于江陵任上。它以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陈生的深深思念和祝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