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残梦唤曈昽,记别深惭是远公。
已悔六时违净业,谁传四始立诗宗。
盲人说法迷真象,狂子谈禅好假龙。
后五百年虚嘱累,刹竿倒却仗神工。

【诗句】

三生残梦唤曈昽,记别深惭是远公。

已悔六时违净业,谁传四始立诗宗。

盲人说法迷真象,狂子谈禅好假龙。

后五百年虚嘱累,刹竿倒却仗神工。

【译文】
三生残梦中呼唤晨曦,记得离别深深惭愧是远公。
后悔六时违背了清净的修行,谁能够传承四始的诗歌宗师?
盲人说法迷惑了真理的象征,狂妄之子谈论禅学喜欢假冒大龙。
五百年后虚言相嘱累,法杖倒下却是靠神仙的力量。

【注释】

  1. 三生残梦:指前世、今生和来世的记忆。
  2. 曈昽:日出初升的景象。
  3. 记别深惭是远公:因为与远公(慧可)分别而感到惭愧。
  4. 已悔六时:已经后悔过去六种时间的修行。
  5. 六时:通常指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周期。
  6. 净业:佛教用语,指清净的业力。
  7. 四始:佛教中的四种基本教义,包括因缘、苦、集、灭。
  8. 盲人说法:比喻无知的人讲解佛法。
  9. 真象:真实的象征或意义。
  10. 狂子:狂妄自大的人。
  11. 假龙:虚假的龙。
  12. 后五百年:指未来的五百年。
  13. 虚嘱累:虚假的嘱托。
  14. 刹竿:寺庙中的一种长杆。
  15. 仗神工:依靠神佛的力量。

【赏析】
这是一组讽刺诗,以佛教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对佛法的理解和体验,表达了对当时佛教界某些不良现象的不满和批评。首句“三生残梦”暗示了诗人对于过去三世记忆的感慨和怀念;次句“记别深惭是远公”则是对与禅宗大师慧可(远公)分别时的内疚之情。第三句“已悔六时违净业”则表达了对过去六种修习时间未能真正领悟佛法的悔恨。第四句“谁传四始立诗宗”,则是指那些在四开始就建立了诗学宗师地位的人,诗人对此表示质疑。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继续批评盲目地宣讲佛法,以及那些妄图借助宗教力量谋取私利的人。他批评盲人说法,认为他们无法正确理解佛法的真谛;而狂妄之人,则只追求表面的热闹,而不懂得真正的禅理。最后一句“后五百年虚嘱累,刹竿倒却仗神工”更是讽刺了那种依赖外力、迷信神佛的行为。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判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