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荣枯通与苓,蜀庄只合老沈冥。
麟游不省戕胎卵,龙斗何知及蝘蜓。
心静六时闻刻漏,眼明五岳见真形。
江天云物清明候,或有人看处士星。
【注释】
①尘世:人世间。荣枯通与苓:荣,兴盛;枯,衰败。通与苓,即通达、通融。
②蜀庄:即成都府的龙泉驿,位于今四川成都西南,是当时著名的隐士所居之地。沈冥:隐居。
③麟游:麒麟游,指祥瑞之物出现。
④龙斗:指争斗,比喻斗争。蝘蜓:即蜻蜓,一种昆虫,生活在水边。
⑤心静六时闻刻漏:指内心宁静,能听到时间的声音。六时:一天中的六个时辰,指白天的上午。
⑥眼明五岳见真形:指眼光明亮,能看到五岳的真形。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
⑦江天:指长江一带的天空。云物:云彩和事物。
⑧或有人看处士星:意思是说,有谁能够看到这一颗高洁的处士之星。处士星:传说中隐士居住的地方上空会出现星星。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被削夺官职南归期间。诗人以“尘世荣枯通与苓”起兴,表明自己身处人世,荣枯无常,但心中自有一片清虚之境,不为俗务所累。“蜀庄只合老沈冥”一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宁愿在深山老林中过隐居生活的愿望。“麟游不省戕胎卵,龙斗何知及蝘蜓”两句,诗人用麒麟和龙的典故来说明自己的处世态度,既不应为权位所动(麒麟游),也不会参与争斗(龙斗)。“心静六时闻刻漏”,则是对前文“只合老沈冥”的具体化表现,意指只要心境平静如止,就能聆听到时间的声音。最后两句“眼明五岳见真形,江天云物清明候”,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希望看到国家政治清明、百姓安康的美好愿望。全诗表达了诗人在人世间荣枯无常、世事纷争中保持一颗清净之心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的期待。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