仄阜高行纤,低沙曲上舟。
罾鱼交插蓧,踏水自翻讴。
赭岸通桥店,红竿隐寺楼。
凉风吹浊浪,京岘已清秋。
【注释】
1.仄阜:低矮的山。
2.纤:细长。
3.罾(zēnɡ)鱼:用竹篾等编织而成的捕鱼工具。
4.蓧(jiǎ):一种水草,也指水草丛生的河滩。
5.踏水:涉水。
6.翻讴(ōu):唱歌。
7.赭(zhě):朱砂。
8.通桥店:通往桥梁的客店。
9.红竿(ɡān):红色的旗杆。
10.隐:隐约。
11.京岘(shàn):地名,今江苏镇江市丹徒县南。
12.清秋:清爽的秋季。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首四句描写诗人自吕城县出发,沿着山路,乘木排,沿江而上,经过一些村落,抵达丹阳县。“仄阜高行纤”写的是山势陡峭,行走艰难。“低沙曲上舟”,“下”字有双关之意,既形容水流平缓,又写船行之轻快。“罾鱼交插蓧”,写的是渔夫们忙于捕鱼的情景。“踏水”,写诗人涉水而行,“自翻讴”,是说歌声随波荡漾。这几句写途中所见所闻。后六句则转入对岸景和寺塔、红旗的描述,并由此而生出感慨。“赭岸通桥店”,写岸边有一座红旗招展的桥店。“红竿隐寺楼”,写的是寺庙的红旗在远处若隐若现。“凉风吹浊浪”,写的是秋风阵阵吹来,水面泛起层层浊浪。“京岘已清秋”,写的是诗人来到丹阳,看到秋天的景色,感到十分清新。此诗为纪游之作,但全诗无一事不关风景,处处皆见物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