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军高兴发清秋,落日同登万岁楼。
北顾尚惊雄堑立,东来不断大江流。
京门斥堠连平楚,吴会车书领上游。
一自建康王气尽,凭栏千载总生愁。

诗句释义

同卫参军登万岁楼

参军高兴发清秋,落日同登万岁楼。

北顾尚惊雄堑立,东来不断大江流。

京门斥堠连平楚,吴会车书领上游。

一自建康王气尽,凭栏千载总生愁。

译文
参军非常高兴,秋天来了,我们一起登上万岁楼。
从北方看还令人震惊地看到雄堑矗立,向东望去不断流淌的大江。
京门的烽火台与平楚相连,吴会一带的车书引领了上游。
自从建康的王气耗尽,我站在栏杆上千年总感到忧愁。

注释

  • 参军:即卫参军,这里指的是陪同的人或友人。
  • 清秋:形容秋天清爽宜人,给人以愉悦之感。
  • 落日:夕阳西下的景象,通常象征着一天的结束和即将到来的夜晚。
  • 万岁楼:一座历史悠久的楼,常常在诗歌中象征地位或权力等重要事物。
  • 北顾:指从北方观看,常用来形容视野开阔,可以远眺远方。
  • 雄堑:雄伟的护城河,此处形容建筑坚固,具有防御功能。
  • 大江流:长江水流奔腾不息的景象,常用于表达时间的流逝或历史的悠久。
  • 京门:古代城门,是城市的重要入口,也代表着政治中心。
  • 斥堠(chuò hù):古代边疆巡逻时使用的侦察工具或信号装置。
  • 平楚:平原地区整齐划一的田地,常用来比喻秩序或和谐。
  • 吴会:古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和浙江一带,历史上有较强的文化和经济影响力。
  • 车书领上游:意指掌握着重要的领导权和话语权,能够引领潮流。
  • 建康:古都名,历史上著名的六朝都城之一,现南京市。
  • 王气尽:指失去了昔日的繁荣和权势,常用来比喻国家的没落或衰败。
  • 千载:一千年的时间跨度,用来表达长久的历史感。
  • 生愁:产生忧愁或哀思。
    赏析
    《同卫参军登万岁楼》是一首描绘历史变迁和个人情感交织的诗作。诗人通过与友人一同登上万岁楼这一场景,引发了一系列深刻的思考和感受。这首诗不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关注,也反映了个人情感上的复杂体验。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沧桑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流逝和历史更迭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是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一扇窗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