勋名虚幻耳,身世一轻舟。
远寄西山耻,重将南渡尤。
渔樵联几岁,禾黍泣同秋。
曝背劳心处,于时更觉悠。
诗句解读:
- 隩草戊戌(1654年)仲冬和韵:这是作者创作这首诗的时间背景,“隩草”可能是指地名或特定的地方草,而“戊戌”是干支纪年的年份。此句描述了诗作的创作时间。
- 其七:这里的“其七”指代的是诗作中的第七个部分,可能是作者对某一主题或情感的进一步阐述。
- 勋名虚幻耳:勋名,即功勋与名誉,虚幻,意味着不真实或虚假。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虚名的看法,认为真正的功绩并不被世人认可。
- 身世一轻舟:身世,指一个人的生活和命运。轻舟,比喻人生如同在水面上漂浮的小舟,随时都可能遭遇风浪。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状态的感慨,认为自己像一艘在风浪中飘摇的小舟。
- 远寄西山耻,重将南渡尤:远寄,表示远离故土,寄托于远方。西山,指家乡或者故乡。耻,意为耻辱、羞愧。重将,再次承担。南渡,这里可能指的是从南方迁移到北方,或者是指渡过困难时期。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家乡、背负着某种负担的情感。
- 渔樵联几岁,禾黍泣同秋:渔樵,指渔民和樵夫,常用来比喻平民百姓。联几岁,意味着渔民和樵夫们共同生活了很长时间。禾黍,泛指庄稼,禾黍泣同秋,意味着庄稼在秋天里因缺乏雨水而枯萎,发出悲伤的声音。这句话描绘了农村的景象,表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 曝背劳心处,于时更觉悠:曝背,指在阳光下晒背。劳心处,指思考问题的地方。于时,在这里指现在。悠,意为悠闲、自在。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忙碌之余,能够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放松身心,感到更加的轻松自在。
译文:
- 在1654年仲冬,我写下这首诗。
- 我对于虚名的看法是,它并不真实,就像一叶扁舟漂泊不定。
- 我感觉自己像一叶扁舟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漂泊,背负着某种特殊的责任。
- 我和渔民、樵夫一样,一起度过了漫长的时光,他们的生活充满了辛酸。
- 庄稼在秋天里因为干旱而枯萎,发出悲伤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不幸。
-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找到了一个可以放松自己的地方,感到更加的轻松自在。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人用“远寄西山”、“重将南渡”、“曝背劳心处”等词句,表达了自己身处异乡、背负重任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平凡生活的热爱和赞美。整首诗既富有哲理又充满诗意,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