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高宴集衣冠,一座才名尽建安。
妓部笙箫扬锦席,姑山风雪下铜官。
鸡坛酒合金盘浅,龙剑光争烛树寒。
犹是明州越州客,到来俱作邺宫看。

东江高宴集衣冠,一座才名尽建安。

妓部笙箫扬锦席,姑山风雪下铜官。

鸡坛酒合金盘浅,龙剑光争烛树寒。

犹是明州越州客,到来俱作邺宫看。

注释:

  1. 东江高宴集衣冠:在东江举行的盛大宴会聚集了许多文人雅士。
  2. 一座才名尽建安:指在座的宾客都是才华横溢之人,他们的名字已经足以代表建安(东汉末年的郡名)。
  3. 妓部笙箫扬锦席:歌舞娱乐节目丰富多彩,音乐和舞蹈使整个宴会的气氛更加热烈。
  4. 姑山风雪下铜官:姑山山上的雪景如画,而铜官山也在风雪中显得更加壮丽。
  5. 鸡坛酒合金盘浅:在鸡坛上饮酒,金盘上的酒水似乎浅了些,暗示着欢乐的氛围。
  6. 龙剑光争烛树寒:龙剑的光与烛树的寒光相互辉映,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7. 犹是明州越州客:尽管身处异地,但依然怀念着故乡。
  8. 到来俱作邺宫看:当客人到来时,大家都会把他们当作邺城(古代地名)的人来看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东江宴会的诗,通过对宴会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美好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首句“东江高宴集衣冠”,描绘了东江宴会的高水准和盛况,展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和宾客的才华横溢。接着通过“一座才名尽建安”表达了诗人对在场宾客的敬仰之情。

第三四句中的“妓部笙箫扬锦席”,“姑山风雪下铜官”,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东江宴会的热闹场面和自然景观的美。最后两句“鸡坛酒合金盘浅,龙剑光争烛树寒”,以对比的手法,既写出了宴会上的欢声笑语,又表现出了寒冷的夜晚和孤独的寂寞感。

全诗通过对东江宴会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和对朋友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