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万里惜分携,仗剑争看洗鸊鹈。
偶访傅玄来陇右,顿从柴绍出关西。
胭脂岭下河流驶,鸟鼠山空木叶低。
前去临洮知有意,新诗应向马头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表现诗歌的内容。答题时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答。重点字词:金城,指长安;洗鸊鹈:即鸊鹈。一种鱼名。比喻清白;陇右:古陇山以西地区,这里借指长安附近的关陇一带地区。柴绍,唐朝初年名将。临洮:今甘肃岷县。马头:指诗人所居之地。新诗:指杜甫的《春望》。
【答案】
译文:金城的万里之遥我怎能不珍惜分别的一刻?手持宝剑,你争着看那些洗过羽毛的鹈(tī)鹕(hú)。偶访傅
玄来到陇右,顿从柴绍出关西。胭脂岭下河流急速地奔流,鸟鼠山上林木凋零,一片萧瑟。前往临洮一定有意
在,我新写的《春望》应该向马头山题写。赏析:此诗开头两句“金城万里惜分携,仗剑争看洗鸊鹈”,是说金城
长安与自己别离之后,千里万里都让人难以割舍啊!为了一睹长安友人风采,我挥舞着佩刀,争先恐后地观看
那洗过羽毛的鹈鹕。“金城”二字,既是实指,又含有象征意味。它既指长安,又有泛指京城之意,还暗寓
了诗人自己的身世遭遇。而“惜分携”“仗剑”等词语则更增添了离别的伤感色彩。颔联“偶访傅玄来陇右,顿从柴
绍出关西”,是写诗人在长安期间的所见所闻。“偶访傅玄”,指的是诗人在长安时偶然拜访了傅奕(傅玄之子),并
得到他的指点;“顿从柴绍出关西”则是说在一次偶然的相遇中,诗人与同游长安的诗人柴绍一起离开了长安向西行
去。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长安期间的生活轨迹,也暗示了他后来离开长安西行的原因。颈联写诗人在陇右地区的见
闻感受。“胭脂岭下河流驶,鸟鼠山空木叶低”,胭脂岭在陇右,而灞水河在这里流速很快。鸟鼠山在陇右,山间
树木稀少。这些景物描绘出西北边关荒凉冷落的景象,也衬托出了诗人孤独凄凉的心情。尾联“前去临洮知有意,
新诗应向马头题”,是写诗人离开陇右地区时的所思所想。临洮在陇右之南,所以这里所说的“前去临洮”当是指
诗人离开陇右地区向西而去临洮。“知有意”表明诗人此行有志于功名,“新诗应向马头题”表明他此行还将赋诗一首以表
志。全诗抒发了诗人对长安的眷恋之情,表达了他对西北边疆的向往之心以及对功名事业的热情追求。
五言律诗每首四句,中间要换韵,因此第二句和第四句不能押韵,但这首诗的中间两联却做到了“平仄互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