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南控五骅骝,万里褰帷入桂州。
蛮地尽从辰岭隔,郡堂斜见灌江流。
枇杷花发行苗部,钴鉧潭清记柳侯。
此去建陵如恋阙,晚晴时上望湘楼。
翁使君之桂林郡
使君南控五骅骝,万里褰帷入桂州。
蛮地尽从辰岭隔,郡堂斜见灌江流。
注释:使君,指刺史,即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南控五骅骝,形容使君驾驭着骏马驰骋南疆。万里褰帷入桂州,指使君驾着马车进入广西桂林郡。蛮地,泛指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辰岭,即辰州岭,在湖南,为古代南北交通要冲之一。郡堂,指桂林郡的官署。灌江,即漓江,发源于广西兴安县,流经桂林、阳朔等地,注入湘江。行,行走。苗部,指少数民族地区。钴𫄻潭,指桂林市郊外的著名风景名胜区——阳朔县的遇龙河。柳侯,指南朝梁元帝萧绎,他曾任桂林太守,后人称他的祠堂为“柳侯祠”,故有“柳侯”之称。这里泛指当地的贤人君子。建陵,指唐代皇帝的陵墓。建陵如恋阙,意谓像留恋宫殿一样留恋建陵。建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东北的乾陵镇。晚晴时上望湘楼,指在晴朗天气登上湘江边的楼阁眺望远方。湘江,源出湖南省宁远县,流经永州市、衡阳市、邵阳市、怀化市、娄底市等城市,注入洞庭湖。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作者在柳州任满离任时,送给友人的一首诗。全诗以送别为线索,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描绘了桂林山水之美和离别后思念友人的心情。
首句“使君南控五骅骝”,写使君驾驭骏马南下桂林的情景。五骅骝,指五匹马,象征使君的威武。南控,意为向南控制。这句诗通过描写使君南控五骅骝的情景,表达了使君对桂林的重视和向往。使君,指刺史,即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南控五骅骝,形容使君驾驭着骏马驰骋南疆。万里褰帷入桂州,指使君驾着马车进入广西桂林郡。褰帷,拉开帐篷,比喻离开原地或出发。这句诗通过描写使君驾车入桂的情景,表达了使君对桂林的向往和期待。
第二句“蛮地尽从辰岭隔,郡堂斜见灌江流”,写桂林周围的环境。辰岭,即辰溪岭,在湖南省境内,为古代南北交通要冲之一。这句诗通过描写辰岭和灌江的地理位置,表达了桂林周边的自然风光。郡堂,指桂林郡的官署。斜见,倾斜地看见。这句诗通过描写郡堂与灌江的位置关系,表达了桂林山水的壮美。
第三句“枇杷花发行苗部,钴鉧潭清记柳侯”,写桂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枇杷花,指桂花树的花。行,行走。苗部,指少数民族地区。钴𫄻潭,指桂林市郊外的著名风景名胜区——阳朔县的遇龙河。这句诗通过描写枇杷花香、苗族风情和遇龙河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桂林美景的赞美之情。柳侯,指南朝梁元帝萧绎,他曾任桂林太守,后人称他的祠堂为“柳侯祠”,故有“柳侯”之称。这里泛指当地的贤人君子。这句诗通过描写柳侯的祠堂和当地的贤人君子,表达了作者对桂林人民的美好祝愿和怀念之情。
第四句“此去建陵如恋阙,晚晴时上望湘楼”,写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建陵,指唐代皇帝的陵墓。建陵如恋阙,意谓像留恋宫殿一样留恋建陵。晚晴时上望湘楼,指在晴朗天气登上湘江边的楼阁眺望远方。这句诗通过描写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在晴朗天气上湘江边眺望远方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以送别为线索,通过描写桂林的山水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对桂林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思念之情,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